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7日 02: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張濤 ○主持 于勇
伴隨2011年的到來,21世紀已經拉開了第二個10年的序幕,回首剛剛過去的10年(2001-2010),7年的高增長(2001-2007年世界GDP平均增長率為4%)、3年的危機期(到2009年,世界GDP增長率已經降至-0.6%),無疑讓眾多投資者未來的預期變得更加複雜,而每當複雜來臨之時,一個便捷的方法就是簡化已經變得很長的邏輯鏈條,而當前還在延續的金融危機也再一次告訴我們,複雜其實很有害。
與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相比,2010年A股市場的表現無疑是讓人失望的,上證綜指全年下跌了14.3%,而若以美元計價來測算的話,2010年A股市場下跌了12%,同期美國市場漲了13%、英國市場漲了9%、日本市場漲了4%左右,但是單就危機後的復蘇速率而言,中國卻又是最強勁的,如何解釋此種差異,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事關未來的投資取向。
實際上自2005年7月份中國實施匯改以來,在人民幣升值預期和經濟高速增長雙重推動下,中國資本市場無疑是全球投資者最為青睞的選擇,這種偏愛一直延續至金融危機的爆發。隨後在危機衝擊之下,謹慎的投資情緒讓投資者作出了平衡擺布資金的選擇,反映到市場層面,就是全球資本市場同步性的不斷增強。據筆者觀察,如果以2005年6月份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股指為基數來測算的話,從2007年10月份至2010年10月份,全球股指均保持了較好的同步性,這種同步性只是到了2010年10月份被打斷了,而也恰恰在當月中國人民銀行宣佈調整存貸款利率,正式明確了反危機下的“寬鬆”貨幣政策向後危機下的“穩健”轉向。
現在的問題是,維持3年的同步性是不是就從此終結呢?
首先,貨幣環境修復的緩慢,依然為這種同步性提供支持。雖然中外貨幣當局反危機的貨幣干預路徑不同:發達國家主要是依靠其貨幣當局資産負債表的擴張,中國則主要依靠商業銀行體系的直接擴張,但極度寬鬆的貨幣環境卻是趨同的。就現有的經濟復蘇力度,還看不出歐美國家的“量化寬鬆”在短期內結束,相應中國貨幣當局雖然已經明確提出“引導貨幣條件逐步從應對危機狀態向常態回歸”,但在鉅額存量、危機仍在延續、增長還需保持、熱錢還在介入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貨幣條件的回歸一定不是短期內可以完成的。
其次,外部投資者對於中國資本市場的態度變化,也意味著同步性還將繼續。據筆者觀察,熱錢對於中國市場的投資思路,由危機前的“左邊交易”轉為了危機後的“右邊交易”,而近期則再次出現由“右”向“左”的轉變:以外匯佔款剔出貿易順差和FDI的口徑,來測算流入境內的熱錢,2010年9月至11月間,熱錢的3個月移動月均增量分別為172億美元、398億美元和470億美元,已經恢復至危機前的水平,而同期的A股市場則是由9月初的3100點降至11月底的2400點附近,而自危機爆發以來,熱錢同股指基本是保持同向的(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間)。因此,近期熱錢流向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外部投資者對於中國經濟增速的認可,和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樂觀情緒。
最後,在決策層對於中國房地産市場容忍度的不斷嚴厲,由此帶來的政策風險,使得房地産投資的情緒依然複雜,同時比較中國房地産市場和A股市場的歷史,得出的一個經驗規律就是兩個市場呈明顯的反向變化,而剔出通脹因素之後,房價指數已經由2010年4月份的111降至2010年11月份的103,因此,相較A股市場而言,中國的房市風險更大。
就是上述簡單的邏輯,讓筆者更相信,2011年中國的A股市場仍是有為之地,當然需要警惕的是,一旦美國經濟復蘇速度超預期,進而觸發美聯儲貨幣政策發生方向性變化,那麼全球資本市場同步性最重要的一個前提就不再成立了,不過僅就2010年A股市場相對與其他經濟體資本市場留下的近20%的補漲空間,現在依然支持A股的樂觀看法。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作者就職于中國建設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