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發展農業保險需政府加大支農政策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6日 10: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保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由於農業風險的特殊性, 在發展農業保險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較為嚴重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農業保險的保險利益是一種難以事先確定的預期利益,其標的大都是活的生物,它們的生長、飼養的好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的管理照料的精心與否;而且風險高的地區急於投保,風險低的地區則因保費過高而不願參加保險,使得保險的“大數法則”難以正常發揮。高風險、高成本、高賠付的“三高”特徵,使一般商業保險公司對農業保險望而卻步。

  既然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農民由於收入低在遭遇自然災害時恢復再生産能力較差,而商業保險公司又不願經營作為農業風險分散工具之一的農業保險,政府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使得農民購買農業保險與保險公司提供農業保險成為可能,保證農業生産順利進行,降低農民農業生産成本,減輕農民面對自然界的不確定性損失,從而提高農民與社會的福利水平。

  探索建立巨災專項風險基金

  巨災專項風險基金是用來應付特大災害發生而積累的專項基金,用於特大災害發生時的大額保險賠付。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自然災害風險,每年都會因洪澇、病蟲害、乾旱等災害遭受巨大損失。巨災專項風險基金是解決當前國內巨災問題的一個有效措施和手段。同時,政府應該健全並完善農業保險立法,並建立廣泛的再保險機制,有效分散農業保險經營者的風險。

  加大農業保險補貼力度

  現階段不宜實施強制保險,而應實行低費率吸引農戶投保,讓農民覺得“划算” 。而要想實行低費率的農業保險,只能由政府進行補貼。目前除農業保險免交營業稅外,沒有其他扶持政策。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國家財政實力有限,在目前情況下,一是可以逐步減少農産品收購價格補貼和出口補貼,轉用於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和費用補貼,逐步實行以支持農業保險為主的農業保護政策;二是農業保險的實施可以減少政府財政用於災害補償和救濟的支出,可將節省的部分投入到支持農業保險發展中。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借鑒法國的經驗,在免除經營農業保險業務的稅賦的同時,允許其經營的農村財産業務也不納稅,使其可用財産保險的盈餘補貼農業保險業務。從長期看,這種方式是“雙贏”的:一方面,政府將每年無序的“不確定”的災害救濟變為合理的確定的支出,減輕了政府的財政壓力;另一方面,有利於保證洪災發生後農民能及時得到補償資金,儘快恢復生産,進行災後重建。

  協助保險公司建立公共的綜合信息平臺

  政府應與當地農技、氣象、植保、水利等部門密切配合,努力建立一個公共的綜合信息平臺。一是可以協助提高農業風險檢測技術,建立農業風險預警系統;二是可以給農戶普及農業防災防損知識,提高保險意識;三是將每個投保農戶的誠信記錄在案,與政府惠農支農的農業貸款等政策挂鉤,這樣有助於防止農業保險中的道德風險問題;四是有助於實行無賠款保費優待政策,對飼養管理精心、無賠款記錄的保險保戶在續保時給予保費折扣,激勵保戶精心管理其保險資産並做好防災防損工作;六是有利於因地制宜地選擇保險風險,建立公平合理適度的多檔次費率體系,有效控制農業保險中的逆選擇問題。

  因此,政府應加大對農業保險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農業保險的補償機制,化解農業保險本身的政策性目標與實踐中經營者的商業性目標的矛盾,擴大農業保險的供給能力,刺激農業保險的有效需求,發揮農業保險為農業生産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作者:馬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