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2010年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額突破300萬億元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4日 12: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本報記者 湯池

  2010年,股指期貨這一“生力軍”的加入,為我國期貨市場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催生市場規模大幅度提高。業內人士認為,股指期貨上市是直接推動2010年期貨市場成交量、成交額均大幅增加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股指期貨的“助推”下,2010年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金額成功突破300萬億元。而且,股指期貨上市以來,維持了較為穩健的運行態勢,顯示出從制度設計、監管安排到市場組織等各個方面的完善所取得的良好效果。

  成交規模穩步擴大

  在股指期貨上市之前,有市場人士預計滬深300指數期貨成交量將非常有限,這主要是考慮到“國內多數投資者尚不熟悉期指,觀望氛圍濃厚,因此期指交易規模可能不會很大”。然而,股指期貨上市以來的實際情況遠超出市場預期。上市不足一月成交量便突破200萬手;上市首日,日內總持倉量僅為3590手,後期持續增加,日持倉最高達到4.28萬手;日內成交量也同樣持續放大,上市首日僅成交58457手,隨著市場的發展,日成交量最高達到47.8萬手。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雖然股指期貨從2010年4月才開始交易,但累計成交量已達9127萬手,成交金額更是達到了81.7萬億元,佔2010年全年期貨市場成交總額的26%,可謂後來居上。

  業內人士認為,2011年監管層將繼續穩步推進機構投資者以適當的渠道參與其中,券商集合理財、公募基金、信託及保險資金都將有可能陸續進入股指期貨市場,這將使股指期貨市場規模進一步增長。

  市場運行平穩有序

  上市8個多月以來,股指期貨市場從初期的火爆到理性回歸,主要包括:股指期貨合約持倉成交比出現大幅下降,至今沒有出現過一次穿倉事件;期現貨價格之間的粘合度高;歷次合約交割均平穩過渡,沒有出現“交割日效應”;此外,監管部門和中金所出臺抑制投機舉措,引導投資者理性交易,也使得股指期貨交易表現理性。

  股指期貨推出後,期現價差關係迅速回歸,在上市不足一個月時間內就基本收窄了期現套利空間,這與亞洲周邊地區股指期貨推出初期,期現價差較長時間未能收窄形成了對比,表明我國在股指期貨推出進程中實行的股指期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和廣泛的投資者教育工作取得了預期效果。

  從股指期貨合約成交持倉比上看,其持續回落趨勢也意味著國內期指市場已經接近海外成熟市場水平。從這一反映市場投機氛圍的指標上來看,股指期貨上市初期成交持倉比最高一度達到26:1,隨後逐漸回落,最低已經下降到4:1。成交持倉比持續回落的趨勢也從一個側面説明隨著股指期貨市場不斷成熟完善,投機氣氛有所回落,市場交投更加理性。

  在歷次合約交割方面,2010年股指期貨總共有8隻合約順利進行了交割,最後交割日均表現平穩,沒有出現所謂的到期日效應,最後收盤價與交割結算價偏差非常小。

  業內人士指出,2010年股指期貨市場運行平穩,成熟程度較高,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相關制度設計嚴格,保證了市場的平穩運行。如開戶實名制、持倉限額等,從源頭上有助於投資者理性參與。中金所進行嚴格的實時監控,對違法違規行為採取“零容忍”態度,有異動必報告,有違規必查處。此外在“五位一體”的跨市場監管協作機制下,維護股指期貨市場的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