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4日 09: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
中俄原油管道幾經週折,歷時10餘年,終於在2011年1月1日正式運營,中俄雙方履行每年1500萬噸原油進口協議,共持續20年,這標誌著中俄能源合作真正進入角色,也標誌著中國“全球石油大通道”的全面開啟。金融危機加快了中國能源海外的佈局,而三條戰略通道的日漸形成將通過能源價值鏈的整合,大幅提高中國能源産業的全球配置能力。
從全球分工體系來看,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分工是在價值鏈上比較優勢的分工。全球化分工將世界上的主要經濟體分裂成三類國家:以美國、歐盟和日本為代表的資本和消費型國家,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生産型國家,以中東、俄羅斯、巴西、澳大利亞為代表的能源資源型國家。由於貿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不斷深化導致的全球經濟金融結構失衡,美國、亞洲新興國家、石油國家就成為全球經濟失衡的三極,後兩類國家靠輸出廉價商品、勞務和資源,創造了大量的“商品美元”和“石油美元”,形成了“美元-石油美元-商品美元”的三角關係,不過一直以來都是美元與石油美元以及美元與商品美元的循環而缺少海灣石油美元與亞洲商品美元之間的資本循環,而今危機打破了這種循環,危機正改變著世界油氣資源生産和分配的格局,也改變著石油美元與商品美元的資本流向。
金融危機以來中國能源合作大大提速,僅2010年2月至8月,中俄“貸款換石油”談判開啟到中俄簽署協議,短短5個多月時間裏,兩大石油巨頭已經分別與俄羅斯、巴西、委內瑞拉、安哥拉、哈薩克斯坦等國簽署了6份互換協議,總規模高達4800多億元。而在這背後西北、西南、東北三條陸路通道的形成也正在編制著一副新的戰略圖景。
一、新絲綢之路重繪經濟版圖
千年之前的敦煌使中國絲綢、瓷器經過中亞流至歐洲,而西方文明也得以從這裡融入大唐盛世。千年之後的今天,以石油和貿易為主的中國與中東地區經濟聯絡正逐漸構建起一條新絲綢之路。相關機構預測,在2020年之前,海灣合作委員會與亞洲其他地區之間的跨境資本流總額,可能從目前每年的150億美元,攀升至3000億美元。作為兩個世界上資金流動最快的地區,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和中東正在創造一個新的貿易圈,同時也在重新分配世界經濟格局。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因經濟不景氣而步履蹣跚時,中國和中東國家的能源往來將取得突破性發展。
二、中緬通道突破馬六甲圍局
2010年6月中緬兩國簽訂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緬甸聯邦能源部關於開發、運營和管理中緬原油管道項目的諒解備忘錄》標誌著在馬六甲海峽之外,再增加一條海外原油進口大通道。從戰略意義看,中緬管道的建成將具有制衡意義。我國大部分石油進口通過馬六甲海峽,這給石油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風險。一直以來馬六甲海峽承擔著全球貿易1/4以上的貨運量,國際上各方勢力都試圖染指並控制這一航運通道,成為戰略咽喉要道。此外狹窄水道、運力有限和海盜猖獗等諸多因素也是威脅能源運輸安全的關鍵。早在2004年,就有高層智囊提出,中國的能源安全策略之一即是開闢西南通道,石油通過印度洋,經緬甸進入雲南,避免過分依賴太平洋這一進口原油通道。讓中國石油通道在印度洋獲得最便捷的出海口,形成與太平洋石油運輸線遙相呼應的兩翼格局。而另一方面,中緬石油合作的前景也極其廣泛。緬甸目前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32億桶;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25400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10,同時在緬甸海岸還陸續發現有儲量極高的天然氣田群,據相關預計,中緬管道在一期2000萬噸的基礎上,二期以後還將有望引進4000萬到6000萬噸的原油,這一數字大約接近中國2008年原油總進口量的三分之一,合作前景極為廣闊。
三、新歐亞大陸橋開闢新的能源貿易渠道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就是商品美元國家與石油美元國家的合作。事實上,中俄石油管道只是開啟中國新歐亞大陸橋的序曲。在中國“西隴海——蘭新鐵路沿線經濟地帶”以及“上海合作組織”區域是中國能源海外戰略的第三條戰略大通道——新歐亞大陸橋,它的東西兩端連接著太平洋與大西洋兩大經濟中心,包括上合組織夥伴的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都積聚在這裡。這裡能源尤為富集,石油儲量約1500億噸,煤炭儲量2萬億噸以上,天然氣儲量近7500億立方英尺,堪稱世界“能源聚集地”。更為重要的是東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哈油氣管道兩條重要管道都經過新歐亞大陸橋區域,不僅在能源合作上,而且在經濟上也具有較強的相互依存性和優勢互補性,通過能源外交的帶動將使這一區域成為新的增長帶,並將加速變成中國的國際性、開放型能源經濟走廊。
更為重要的是,中俄兩國已經通過貨幣協議安排使“人民幣-盧布”結算進程提速,如果未來能在中俄以及與上合組織能源合作中使用本幣結算,這將大大推進雙方的貿易量,也必將形成對石油美元和美元霸權的重大挑戰。相信隨著能源戰略大通道的最終形成,全球的能源利益格局也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作者係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