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2日 12: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月3日電(記者 謝鵬 劉雲非)新的一年已經來臨,世界經濟在走過風險迭出的2010年後,2011年又將呈現怎樣的局面?美歐等發達經濟體低迷增長形勢是否會持續、新興經濟體通脹風險將如何消解、全球經濟失衡局面會否進一步扭轉、全球貨幣體系調整應遵循何種思路……?帶著諸多熱點問題,新華社記者近期採訪了全球部分經濟學家,試圖探究2011世界經濟運行的可能路徑。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美元“回流”需要防範
陳鳳英認為,不應過度看空美國經濟。新興市場應該注重防範資金回流美國帶來的風險。她説:“如果美國經濟未來好于預期,造成資金回流,可能對已在高位的新興市場資産價格和匯價産生衝擊,就如同錢塘江水,來時氣勢洶洶,去時更加危險。”她認為,雖然經濟基本面強勁,但亞洲不能“得意忘形”,需要注意防範熱錢風險。
她認為,美國出現類似日本的長期經濟低迷的可能性不大,這背後有五大結構性原因,包括美國不存在日本政府更迭過多,政策缺乏連續性的短板;美國在努力推動金融改革、重新工業化等,以力圖解決長期問題;美國科研實力依然很強;美國教育制度和移民政策吸引優秀人才;美國活躍文化生態對經濟有促進作用。
她還談到,考慮到人口構成,消費文化等因素,美國也不大會出現日本那樣的長期通縮。隨著減稅等政策效果逐漸顯現,美國消費有望進一步回暖,通脹預期可能再起。她提到,這個聖誕新年消費季的情況表明市場在好轉。而前期美國通脹保值國債在發行中出現負收益率,表明投資者依然預期未來存在通脹走高的可能性。
對於新興市場出現的通脹趨勢,她指出這一情況不僅出現在發展中經濟體,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的價格水平也有抬升。這些通脹趨勢既有各國經濟增長強勁,前期刺激政策帶來的流動性過剩等因素,也有農業勞動力成本上升,天氣因素帶來的農副産品價格上漲等因素,還有大宗商品上漲帶來的輸入性因素。
關於國際貨幣體系改革,陳鳳英認為目前美元的主導地位很難動搖,但國際社會可以要求美國承擔更大責任,避免美元匯率大升大貶,以保持主要貨幣間匯價的相對穩定,各國可以探討建立主要貨幣間“匯率走廊”的可能性,即給匯率波動限定一個區間。
展望2011年,她認為世界經濟增速可能放緩,但風險或許不會像2010年那麼多。而在國際經濟合作方面,如果法國在擔任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期間提出較為激進的提議,可能會引發矛盾。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袁鋼明:2011不容樂觀
袁鋼明認為,2010年世界經濟形勢比預想的糟糕得多。美國經濟增幅放緩,失業率接近10%。歐元區債務危機在廣度和深度上不斷加劇。美國實施“量化寬鬆”政策並沒有重振美國經濟,反而造成全球貨幣混亂,引發匯率和貿易爭端。而展望未來,他認為2011年世界經濟形勢也不容樂觀。
從目前看,歐元區債務危機有加劇之勢。日本經濟仍處於通縮之中,歐日經濟缺乏活力。對美國而言,短期看減稅政策雖比“量化寬鬆”政策有效,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美國經濟結構和經濟政策失衡問題。
袁鋼明表示,2011年要高度關注地緣政治給世界經濟帶來的隱患,尤其是國際油價走勢。油價大幅上升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滯脹”風險,因成本上升引發的全球性通脹將讓世界經濟“二次探底”並帶來新的金融動蕩,使各國宏觀政策面臨巨大挑戰。
對於“金磚四國”經濟走勢,他説,中國、巴西、印度和俄羅斯都面臨很大的通脹壓力。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帶來的熱錢衝擊,讓這些國家面臨金融風險。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量化寬鬆”影響難消
向松祚認為,2011年美國還會繼續實施“量化寬鬆”政策,這將加劇全球匯率動蕩,國際熱錢的衝擊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將是很大的問題。歐元區債務危機範圍超出預料,持續時間會較長,這也造成全球匯率動蕩,特別是歐元和美元之間的匯率動蕩。
關於全球匯率動蕩對中國的影響,他説,發達經濟體復蘇持續放緩,美歐與中國的貿易爭端將會增多。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特別是美國採取“量化寬鬆”政策之後,中國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變得惡化。對此,中國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在推動歐盟儘快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和放寬對華高技術産品出口限制以及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力爭有所作為。
法國提出希望在其今年主辦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推動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對此,向松祚説,由於美國不願看到根本性改革,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勢頭正在減弱。在二十國集團平臺上,中法等國可開展合作推動這一改革進程。但他同時表示,短期內不會達成實質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