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兩部委主推“農超對接”減少流通成本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30日 09: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29日,在商務部和農業部聯合召開的全國“農超對接”現場會上,兩大部委主推“農超對接”,合力重塑農産品流通渠道。

  “‘農超對接’作為一種現代的新型的流通方式,減少了流通環節,使産品減少了損耗,農民增加了收入。”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説,2009年,在中央財政大力支持下,商務部與農業部共同開展農超對接,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初步統計,2009年,“農超對接”推動農産品流通成本平均降低10%至15%,全國有2000多家零售企業不同程度開展了農超對接,有的蔬菜農超對接比例超過50%。

  此外,“農超對接”提高了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農超對接支持農産品質量認證近1000個,山東家家悅還利用國際標準指導19家合作社開展無公害認證和綠色食品認證;加強了農産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僅2009年17省市試點企業建設205個農産品物流配送中心和冷庫,新增庫容30萬噸;促進了農民收入增加,通過農超對接培育農産品品牌800多個,參加對接的農戶年均增收4000多元。

  “兩節”臨近,控制菜價仍然任務艱巨。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説,現在農民抱怨農産品賣不上好價,城市居民抱怨“菜籃子”産品價格過高,主要問題在於中間環節太多,成本太高。

  河南省商務廳副廳長魏國庭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説,傳統農産品流通方式是層層批發,層層消費,價格層層加碼。由於流通環節多,成本高,消耗大,終端的消費者總是覺得價格太高。

  中長期來看,成本的上漲是推動農産品價格高漲的重要原因。“流通成本佔農産品價格的比重達到30%至40%,”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會長戴中久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減少流通環節和流通成本,是減少終端消費價格的重要因素。”

  據介紹,按照一般果蔬銷售流程,從農民經紀人、批發商、供應商,最後到超市物流採購,通常要經過4個以上的環節。各類中間商的存在,使得最後的成本至少上升5%至10%。而通過直採模式,農産品直接從基地到達超市賣場,原先被中間商賺取的利潤可直接轉移到農民和消費者身上。

  浙江省商務廳市場體系建設處副處長陳如長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浙江人本超市有限公司農産品直採比例為56%,通過基地直接採購,降低流通成本近25%;華東區華潤萬家超市通過基地直採,使生鮮農副産品價格降低兩成左右;杭州聯華華商集團通過“農超對接”,農産品收購價高於販銷戶8%至26%,零售價卻比農貿市場低15%至40%。

  陳如長説,兩年以來,浙江省“農超對接”項目總投資已達8.79億元,還將帶動後續投資。

  陳德銘在會上表示,力爭“十二五”期間大中型城市生鮮農産品經超市銷售比重翻一番,達到30%。不過他也指出,“農超對接”要在大型配送體系的基礎上才能實現,中小型城市和沒有抗衡價格風險的小規模超市還不完全具備“農超對接”的現實條件,因此,集貿市場、産地批發、銷地批發等流通形式都會共同發展。

  在不久前的商務工作會議上,陳德銘曾透露,由商務部&&的《國內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框架》將首次上升為國家級專項規劃。據悉,在這份規範中,促進城鄉內貿流通業及農産品流通業的發展,佔據了很大的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