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30日 09: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28日在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工作會議上透露,預計央企今年實現利潤超過1萬億元,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這一業績與2009年央企7977.2億元的利潤相比,同比增長了25.3%。(據12月29日《新京報》)
在2010年經濟形勢十分嚴峻下,央企利潤增速如此之快,可喜可賀。這説明中國央企內部管理、內部治理以及競爭能力、經營能力和創利能力都得到突飛猛進的提高。然而,在欣喜之餘,也浮現出一些憂慮和擔心。
從宏觀經濟來説,經濟形勢嚴峻,國企越來越強大,一定程度反映出民企越來越弱小,折射中國經濟細胞的企業結構失衡,這對中國經濟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之前有數據顯示,2009年最能賺錢的兩家央企——中國移動和中國石油的凈利分別為1458億元和1033億元,其利潤之和超過了500強民企的利潤總和。表明資源集中度、行業壟斷度都在大幅提高。
一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國家,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主要體現在民間、民營投資是否活躍。一定時期社會資源就那麼多,國有大型企業壟斷佔有後,眾多中小企業、民營企業佔有的資源就必然減少。這也許是中國民間投資、民營企業一直長不大或者説困難重重的原因之一。
央企利潤超萬億再次印證中國分配體制存在的巨大問題。在國家、企業、資本和勞動力的分配中,勞動力佔分配比例過低,如國家財政收入每年以20%以上速度增長,央企利潤增長也在20%以上,而居民收入增長率卻一直徘徊在個位數。
因此,央企、國企一定要從競爭性領域全身退出,央企收縮戰線並不只是數量上的減少,更重要的是經營行業、經營規模的壓縮。對於暫時不能退出的行業,一定要逐步打破壟斷地位,實行有限競爭,增強行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