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富士康員工不是機器人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8日 02: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劉瓊

  社會影響力 ★★★★★

  管理改進空間 ★★★★★

  品牌受損度 ★★★★★

  24小時輪班、多品種多批次批量生産、快速轉換(産品生命週期較短),當初正是憑藉“人海戰術”,“全球代工大王”富士康擊敗了眾多的日美等國的行業競爭對手。

  今年上半年接連發生的多起富士康員工墜樓事件,在引起社會對富士康“半軍事化”管理方式廣泛關注的同時,也為企業老闆們敲響了警鐘。

  事實上,在珠三角的企業中,由於競爭日益激烈,像富士康這樣的代工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在“多掙錢、快掙錢”的理念下,採用整套極其嚴格的“制度管理”,用各種條條框框的制度,或者命令式的軍事化,對企業進行“約束式”、“強制式”的管理,給員工造成巨大的工作和心理壓力。

  在這種“泰羅制”的“唯效率”的管理方法下,勞動者如同流水線上的螺絲釘,機械、重復地鉚在一處,絲毫地享受不到生命的尊嚴、自由與快樂。無法預見未來的群體氛圍,足以讓自殺成為脆弱個體的解脫方式。

  管理髮展到21世紀的今天,勞動者經歷了由最初被視為機械人、經濟人,到社會人、自我實現人、複雜人等各個層次。而像富士康這種低端生産領域中的低級管理理念,使得勞動者在勞動過程當中失去了人文關懷,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絡。

  不單單是富士康,所有企業都應該從連續墜樓事件中吸取教訓,重視新生代員工的思想情緒和心理需求,尊重員工、愛護員工,建立適應新時期要求、體現人文關懷的管理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