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對話沃特蔡金輝:家境貧困催生經商理念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7日 17: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浪財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對話沃特蔡金輝:從代工到品牌的重生

  1.家境貧困催生經商理念

  中國的經濟結構在調整、全球經濟進入了再平衡過程的博弈。作為自古就有經商傳統的閩商而言,他們也面對了新形勢下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2010年,新浪財經推出大型專題報道《閩商求變》,走訪有影響力的閩商,與各大企業家進行深度對話,講述閩商們在新一輪市場博弈中的探索和創新,探討外貿與內銷、上市與公司結構治理以及家族企業的傳承等問題。

  《閩商求變》本期人物 沃特董事長蔡金輝

  籃球運動裝備,是國際、國內運動品牌的必爭之地、重中之重,從成立之初就一直專注于籃球的沃特,如何在激烈競爭中,抓住市場細分的機會崛起?沃特如何尋找自己的特色定位?

  沃特將世界流行的街球運動引入中國,在金融危機中逆勢增長,如今,致力於主板上市的沃特,又將如何規劃未來?

  沃特的創始人蔡金輝生於一個貧苦家庭,有九個兄弟姐妹,他如何創辦出福建莆田製鞋業的龍頭企業?如何建立起覆蓋全球三分之二國家的銷售網絡?

  家境貧困催生經商理念

  福建莆田,是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這裡盛産荔枝,人稱“荔城”,自古以來人才輩出,是科舉名邦、狀元之鄉,更誕生了不少叱吒風雲的閩商。莆田人歷來有“中國猶太人”的美譽,以木材為例,全中國木材市場70%以上都是福建莆田人經營,莆田並沒有森林資源,而莆田人不僅將木材變成了當地的支柱産業之一, 還成為國際木材市場不可忽視的供應商。

  為什麼創業成為這裡的風潮?為什麼愛拼才會贏成為這裡的文化傳統?莆田人的生意頭腦又來自何處?沃特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金輝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

  蔡金輝:整個福建都是人多地少,人口很密集尤其是莆田一個小地方,有三百多萬人口,所以這個地方在六幾年,七十年代初那時候這裡的生活是全世界最苦的,跟現在非洲人一樣,我們小的時候沒穿褲子,有時候大一點的穿一件短褲,沒穿鞋,到十幾歲基本上都沒穿鞋,那時候很苦。我父母親生十個小孩。就他們兩個人勞動掙公分,一天兩個人掙一塊多公分。養十個小孩非常艱苦。我老六,我有四個哥哥一個姐姐,四個妹妹。

  蔡金輝生於1955年,家中貧苦的條件使他無法專心於學業,從小就開始琢磨賺錢致富的辦法,莆田臨海,蔡金輝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海裏淘金。

  蔡金輝:我讀書沒讀多少,我13、4歲就開始海裏面去揀螺絲,然後後面就自己家裏撿了一部分還別人收一部分拿到市場去賣,從賣螺絲搞新鮮魚,後面搞新鮮果品。

  我從74年到79年我到山西去修鐵路五年。修鐵路五年回來開一年飯店,然後我再到山西八年去搞木材,又回來搞這些大的小廠,十幾個工人做到一百多個過來,做到92年。

  上世紀80年代初,由於靠近台灣,莆田吸引了大量臺商來此創辦製鞋廠,給國內外很多品牌鞋代工。漸漸地,製鞋業成為莆田的支柱産業,莆田也被稱為“鞋城”。1993年,蔡金輝決定拿這些年賺來的錢開辦一家製鞋廠。

  蔡金輝:首次投資三百多萬,也可以説在莆田投資三百多萬,第一套買台灣的二手設備,那是全省只有一家我們正規的台灣的這個流水線。04:28所以我們一開始起點算比較高。

  經過17年的發展,如今,蔡金輝成為莆田鞋業協會的會長,沃特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年銷售額已經超過7個億,成為福建莆田規模最大的鞋類企業。蔡金輝如何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品牌之夢?期間又經歷了哪些遺憾?蔡金輝的創業故事,濃縮了福建民企的痛苦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