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時評:給中低收入者減負個稅改革方向值得期待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7日 12: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舜網-濟南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給中低收入者減負的個稅改革方向值得期待

  □李 松

  上週末一則很受關注的新聞是,個稅調整方案近日已上報國務院,其中引人關注的是“該草案對個稅進行了多處修改,以達到其為中低收入者降低稅負的目標”。

  這是一則好消息,是進步。筆者連續兩年採訪了全國兩會,提高個稅起徵點、對個稅進行改革,一直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討論的焦點。現在我們終於看到了從口頭討論落實到紙面的跡象。

  個稅不應該再是對公眾尤其是工薪階層收入的“提成”。

  但長時間以來這可以説是中國個稅徵收的一大特點。2009年6月財政部公佈的《我國個人所得稅基本情況》顯示,近年我國工薪所得項目個人所得稅收入佔個人所得稅總收入的比重約為50%左右;同時,據統計,2007年我國城鎮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4932元,工薪所得納稅人次從1998年的1.09億人次上升到2007年的8.5億人次。換句話説就是,中國絕大部分工薪族在繳納個稅,中國一半的個稅是由工薪族貢獻的。

  這與個稅的主要功能不十分相符。《我國個人所得稅基本情況》提到,在發達國家,個稅發揮著聚集國家財政收入、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功能。而在我國,個稅聚集國家財政收入的功能是達到了,但調節收入分配這一重要功能,從8.5億的納稅人次和工薪族一半的貢獻可以看出,應該説是基本失效的。

  因此,近年來,面對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的現狀,個稅改革一直是各界討論的焦點,在根本制度的改革如稅制改革等無法突破的前提下,提高起徵點就成為最高呼聲。也就是説,起碼不應該再讓個稅成為對工薪族收入的普遍“提成”。這次消息説的“為中低收入者降低稅負”,就有這方面的意思。

  繳多繳少是一個問題,繳與沒繳,可能才是更讓人關注的問題。最近兩年的全國兩會,同樣引起廣泛討論的話題還有官員財産公開和“灰色收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提“規範灰色收入”,結果引發爭議,最後被刪除。今年8月,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的一份研究稱,2008年我國隱性收入總計有9.3萬億元,其中63%的部分集中在10%的家庭,“灰色收入”的金額是5.4萬億元。隨後,國家統計局提出質疑。

  5.4萬億“灰色收入”一時間引起廣泛爭議。但可以肯定的是,“灰色收入”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當然,“灰色收入”的所有者對這部分收入不太可能依法繳納個稅。理應更透明的官員財産仍沒有公開,安然置身於個稅繳納範疇之外的隱性收入還有多少?相信沒人能説清。

  所以,“為中低收入者降低稅負”可能會一定程度上改變個稅徵收目前對公眾收入普遍“提成”的現狀,至少是一個開頭,而讓那些處於繳納個稅範疇之外的收入(不僅僅是“灰色收入”),依法納稅則是更重要的任務,意義更大,不僅僅關乎公平和財政收入。

  評價一項改革的得失,不應該只看是否達到理想的狀態,而是要看是否比原來的制度更好。“為中低收入者降低稅負”的提出顯然是一大進步。 (作者係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