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5日 16: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一方面是貨幣政策調整,另一方面是通脹預期強烈。2010年第四季度央行儲戶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對未來房價,43.3%的居民持上漲預期。”二者“疊加效應”之下,樓市“錢”景如何?
貨幣政策調整影響樓市預期
2010年第四季度以來,貨幣政策頻頻出招。尤其是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年內已提高了6次,達到18.5%的歷史峰值。10月19日,央行將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同時上調0.25個百分點,這是繼2007年12月以來的首次加息。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明年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專家認為,貨幣政策由適度寬鬆轉向穩健,將對房地産市場構成顯著影響。
房地産業是資金密集型産業,對外部融資、尤其是銀行信貸依賴度較高,貨幣政策的松與緊,直接影響房地産業資金面。譬如,2007年下半年,為抑制物價上漲過快、投資信貸高增,貨幣政策從穩健轉為從緊,其後樓市出現下行拐點;2008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貨幣政策轉為適度寬鬆,2009年房價大漲。明年將轉“穩健”,業內人士預判,這或將抑制明年房價大漲,市場會保持盤整狀態。
加息是影響樓市未來走勢的另一重要因素。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綜合部部長楊紅旭認為,經驗表明,加息對樓市尤其是房價的影響,滯後效應明顯,通常需要累計多次加息、且在週期過半後才會初步顯現效果,最後一次加息完成前後,對房價的影響才會完全體現。
部分開發商資金進一步緊張
貨幣政策調整給開發商的資金鏈帶來了嚴峻考驗。儘管各大銀行辟謠,稱並未暫停開發貸,但目前商業銀行對房地産開發貸款確已明顯收緊。
央行數據顯示,2010年前11個月人民幣新增貸款總計達7.45萬億元,已接近全年7.5萬億元的信貸投放目標。目前開發商貸款已明顯受到影響。此外,較為活躍的房地産信託融資,也開始進入監管層的調控範圍。
2010年以來,國內貸款在房地産開發資金來源中的比重持續降低,由1-2月份的23.77%下降到11月份的17.79%。受信貸收緊影響,個人按揭貸款在企業資金來源中的比重也呈現小幅下降趨勢。
但從A股上市公司三季度財報來看,房地産企業各項財務指標反映現金流狀況仍然安全,截至2010年9月末,上市公司手持貨幣現金環比2季度末上升8%,現金和流動負債的比率由中期的35.3%下降至34.8%;凈負債率由中期的58.8%上升至60.5%,長債比例進一步提升,資産整體安全度仍較高。
並非所有房企都是高枕無憂。下半年受調控影響,一些房企開始出讓旗下子公司股權,房企整合加速。而通過合作、收購來擴大企業規模,是大型房企趁行業低潮期低價吸納項目的慣用策略,不但可以通過並購進入之前沒有開展業務的地區,也可以降低開發成本,一些小開發商則可以獲得資金等支持。國內從事並購研究的知名機構清科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過去五年間內地房地産業共發生80余起並購事件,並購總額高達70.30億美元。而2010年前三季度,房地産行業完成50起並購案例,是2009年全年的並購案例數的2.5倍,並購金額為18.45億美元。
瑞銀出具的報告稱,雖然多數開發商能夠達成其2010年銷售目標,但其2011年銷售前景仍不明朗。一些開發商的財務壓力將加大,原因是2009年以來一直大舉儲備土地且被要求加快建設進度。
“上漲預期”仍是房價走高的重要推手
央行2010年12月15日發佈的今年第4季度儲戶問卷調查顯示:超過七成居民認為當前房價水平過高,超過四成居民對未來房價持上漲預期。專家認為,調查結果充分反映了當前購房者的心態,上漲預期仍是推高房價的主要原因之一。
調查顯示,對當前房價水平,75.5%的居民認為“過高,難以接受”,是2009年一季度有此項調查以來的最高值;對未來房價,43.3%的居民持上漲預期,比上季再次上升6.8個百分點,接近於2009年四季度的最高點。同時,居民對物價滿意度降至13.8%,創1999年四季度以來最低。調查還顯示,在當前物價、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45.2%的城鎮居民傾向於“更多投資”,在各主要投資方式中,“房地産投資”以26.1%的相對高值繼續成為居民投資首選。
近期一些地方樓市的表現印證著上述調查結果。12月中旬至今,一些熱點城市的樓盤重現熱銷,甚至出現了“日光盤”“通宵排隊”現象。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監測數據顯示,12月以來各地樓市明顯活躍,12月13日-19日監測的35個城市中,八成城市成交量上漲,一些城市成交量漲幅更是超過100%,房價也頻頻衝高。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綜合部部長楊紅旭認為,在新一輪調控之下,2010年10月房價環比漲幅較9月有所回落,而11月則較10月重新上升。這會否招致問責和新的調控措施出臺?不排除有此可能性。在這種政策壓力之下,明年一季度房價可能以盤整或小幅下跌為主基調。(記者魏宗凱、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