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新能源選擇題:風、光突圍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5日 03: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徐萬國,鮑輝春,陳龍,徐煒旋

  編者按

  如果你看到面前有陰影,那是因為背後有陽光。

  我們看到産業新秀新能源和高鐵狂飆突進,也看到了超常擴張下的裂痕與隱憂。

  中國光伏産業近五年來每年增長近150%,風電增長也是翻倍。在2009年都還只有數百兆瓦規模的中國企業,正越來越多地進階為“G瓦俱樂部”會員。

  以五年作為一個時間軸,十二五規劃調整能源結構,而2020年新能源要佔到全國發電比重的15%。

  但是“繁榮”之下確有隱憂:中國有近20個省份都在申請或已建立新能源産業基地,其中究竟有多少是實幹者,又有多少是漁利政策者?

  新能源定價機制還待理順,並網發電配套的技術和政策有待落實,國內市場蛋糕尚未做大。一次金融危機,就使眾多涉足新能源項目的企業陷入困境,教訓應該反思。

  但讓人欣慰的是,新能源産業仍然是一個以市場化為導向的産業。

  當産業新秀能夠承擔起逐步取消政府的補貼,當技術進步導致成本下降可以與常規能源競爭,就是新能源“春暖花開”之時。

  同樣,高鐵即時改變著中國。

  高鐵盛宴將催生價值數萬億人民幣的大蛋糕,儘管國內外充斥著各種有關高鐵知識産權和高負債的爭論。

  有論者警告,推動鐵路建設的舉債規模已達到不可持續的水平。而鐵道部希望更多地吸引來自民間或金融機構的股權投資。

  但這些“非鐵路行業”的資金,要求獲得明確清晰的投資回報率。純市場化的考慮,或是解高鐵之惑的一劑良藥。(陳龍)

  新能源選擇題:風、光突圍

  梁鐘榮

  中國:346億美元;美國:186億美元;英國:112億美元,這是2009年全球在新能源投資額度達前三位的國家榜單。

  然而,對風電而言,過剩産能如何消化,核心技術何時不再依賴進口成為此中難題;對光伏而言,則面臨著95%以上産品均需銷往國際市場的尷尬。

  共同的難題則是,面對國外洶湧的貿易保護主義和新能源長期難以被電網接納的現實,何時才能突破?

  風電、光伏大躍進

  截至2009年,中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已連續五年實現100%的增長。五年時間,中國的風電産業已經從世界第十位躍居第一位。

  不過,中國政府已開始有意控制風電發展速度。11月29日,中電聯副秘書長歐陽昌裕表示,電力“十二五”規劃方針是,積極推進新能源發電,“適當控制風電發展節奏。”

  一份來自第三方的調查報告顯示,從2011年開始,市場需求的虛線已經落在了前三家風機製造商的總産能表裏,第三梯隊已經落空。“‘十二五’期間,風機市場的競爭將是殘酷的。”金風科技戰略總監周彤分析。

  光伏市場方面,2010年國內光伏安裝量或將超過600兆瓦的規模,為2009年160兆瓦的近4倍之多,而國家能源局確定2020年我國光伏發電裝機達到20G瓦。

  在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趙玉文看來,到2015年,光伏發電成本做到1元/千瓦時以下是沒問題的,而到2020年,光伏發電成本可以做到0.6-0.8元/千瓦時,基本實現發電側的平價上網。

  解題

  中國風能協會副理事長施鵬飛提醒,目前中國有70多家設備商,其産能遠超于國內市場每年1000萬千瓦左右的裝機容量,如是未來市場競爭必讓部分實力不足的企業出局。

  就整體産業,目前中國發電機、葉片生産等已能滿足國內風電産業需要,但部分關鍵設備仍有不足。以齒輪箱軸承為例,由於質量要求較高,但目前國內尚無法提供合格的産品,故多靠國外進口;控制系統目前仍主要採用丹麥MITA和奧地利Windtec生産的設備。

  對於95%以上産品均出口的光伏産業而言,國內光伏市場的啟動速度緩慢則是成長道路前方的大石,而德國、西班牙、捷克等歐洲光伏安裝大國已紛紛下調補貼額度。

  與補貼額度下調或導致市場收窄風險相對的是,中國光伏企業正在展開新一輪軍備競賽,“G瓦”俱樂部的榜單正在擴容:英利明年中旬産能將達到1.7GW;晶澳則將現有産能擴張了近一倍,電池産能將超過1.8GW;天合光能預計明年底時産能可能達到1.5GW;尚德電力則宣佈,今年底産能將達1.8GW。

  由於風電、光伏的不穩定性,遠距離輸電需要選擇與水電、火電捆綁,或者在風電、光伏場地配備儲能設備,協助調峰、穩定電網,使得電網企業不願意接入。

  但國內風電設備製造巨頭華銳風電副總裁陶剛對於未來被電網接納表示樂觀。他的觀點是,在“十二五”期間智慧電網投資達6000億,特高壓輸配電投資達2700億。目前風電製造企業也都在進行技術改進和升級,逐步滿足上網條件而將對電網衝擊做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