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零件配套仍是新能源汽車最大軟肋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4日 13: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記者 王毅鵬 製圖 任萍

  50輛寶馬集團MINI旗下電動汽車MINIE,將在北京和深圳進行路試;比亞迪50輛電動車明年試水美國。一個是世界知名的豪車品牌,另一個則是年輕且飽受爭議的本土汽車品牌。雖然只是巧合,但這個有趣現象的背後隱喻的則是,在新能源汽車産業化面前,似乎所有的車廠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寶馬電動車發展路線圖浮出水面

  寶馬汽車的新能源路線正浮出水面。同這個市場的所有競爭者一樣,都面臨新能源技術産業化的難題,“成本控制和安全可靠”則是測量産業成熟度的刻度尺。而對於寶馬而言,成功的標準其實增加了一條,如何在新能源領域保持並拓展高端完美的品牌形象?所幸的是,寶馬已經在行動了。

  寶馬中國電動汽車發展高級經理田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現階段寶馬的新能源技術已經瞄準了電動技術,這與中國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不謀而合。

  據悉,50輛電動汽車MINI E將駛上北京和深圳的街頭進行為期一年的路試。

  寶馬大中華地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史登科則認為,中國石油資源不足,這是中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原因之一。作為世界最大乘用車市場,寶馬認識到中國在全球新能源汽車戰略方面佔有重要地位。

  按寶馬的計劃,在作為實驗的MINI E之後,下一步將測試後輪驅動的電動車BMWActive-E,以及在2013年左右推出的MegacityVehicle。與此同時,比亞迪也宣佈明年將有50輛電動車在美國進行試銷售,而比亞迪在新能源開發方面將攜手的,恰恰是寶馬的老對手奔馳。

  商用車企加入新能源爭奪戰

  在中國國內,幾乎所有轎車企業都在進行電動車的産業化試點。事實上,除了乘用車企業,商用車企業也加入了這場新能源大戰。 “我們今後在新能源車方向的重點很明確,就是發展混合動力和純電動。今年,我們要生産100輛新能源客車。到十二五結束,公司新能源客車的産銷要達到5000輛。 ”蘇州金龍黨委書記謝飛鳴樂觀地告訴記者。

  目前,蘇州金龍已有50輛新能源公交車上路運行。然而,五年後要産5000輛新能源客車,這樣的目標,在2010年全國上路新能源客車只有4000輛的數字面前,是否遙不可及呢?

  在謝飛鳴的眼裏,國家示範運行推廣力度的加大,將會是海格新能源客車上量的堅實保障。 “蘇州金龍大中型客車銷量在全國居第二。未來3至5年,試點城市可能還會增加,一個城市就是1000輛,幾年內的增量會非常大。 ”

  蘇州金龍技術中心新能源室主任陳立建介紹説,其新能源車路線,帶有濃厚的“集成創新”的氣息。 ,“集成創新”的企業不一定每個關鍵零部件都要自己生産,而是整合最優質的內外資源,運用自主開發的核心電控系統進行優化匹配,開發出新能源整車産品。

  國內配套缺失仍是最大阻力

  “電動車的零部件研發仍需大力向前,而這正是中國零部件企業需要努力的方向。 ”田勝告訴記者,Megacity將採用三星和博世合資公司SB LiMotive的動力鋰電池。據了解,目前絕大多數車企均使用國外的電池技術。上汽剛剛與美國A123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生産鋰電池。

  不過,寶馬電動車的本土化配套正在進行。據悉,寶馬和同濟大學合作的“ECHO項目”,就是專門致力於國産電動車關鍵零部件研究的。

  “寶馬一直在尋找合適的中國零配件供應商。我們正在評估‘ECHO項目’中使用的零部件,看看哪些零部件符合我們的標準,總的來説我們非常歡迎國産零部件,希望可以把這些零件用在未來寶馬的電動車上。 ”史登科表示。

  而電動車發展的另一個尷尬則是使用設施的缺失。 “MINIE項目的參與者必須滿足一定的車位條件,由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負責充電設施的安裝”田勝表示,在MINI E項目中,寶馬攜手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進行配套建設,“如果這些基礎設施不存在,就無法使用電動車,就像沒有加油站你沒法開車一樣。 ”

  電動汽車的發展速度不完全取決於研發,而取決於産業的整體發展速度。政府作為幕後推手,其意義顯得尤為重要。備受關注的《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11年~2020年)草案已經出爐,並在各相關部委徵求意見進行修改,之後規劃很快就會出臺。從目前透露出的《規劃》細則看,中央財政將投入上千億元,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在發展規劃、消費補貼、稅收政策、科研投入、政府採購、標準制定等方面,中國已經構建了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的政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