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風險分類標準劃定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3日 11: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生活新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銀監會日前下發了《關於加強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管理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風險分類標準和撥備計提標準。

  《意見》要求,金融機構應按現金流覆蓋比例劃分的全覆蓋、基本覆蓋、半覆蓋和無覆蓋平臺貸款計算資本充足率貸款風險權重。其中,全覆蓋類風險權重為100%;基本覆蓋類風險權重為140%;半覆蓋類風險權重為250%;無覆蓋類風險權重為300%。

  對於平臺貸款計入不良貸款的分類標準,意見規定,貸款項目自身經營性現金流不足、需主要依靠擔保和抵押品作為還款來源的貸款,如貸款項目自身現金流、擔保及抵押品折現價值合計不足貸款本息120%的融資平臺貸款,至少應歸為次級類;不足80%的,至少應歸為可疑類。

  銀監會在意見中明確,清理規範後的融資平臺貸款納入一般公司類貸款管理的貸款,以及向整合保留後融資平臺公司按照商業化原則發放的貸款,不適用本意見。這樣,將會有一部分貸款從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中劃轉為正常公司類貸款。

  對此,國泰君安資深金融業分析師伍永剛的研究報告認為,整體而言,融資平臺新規對銀行最大的影響是導致資本充足率大約下降0.8個百分點,但並不會帶來新一輪行業性的融資需求。至於因融資平臺貸款不良餘額增加要多提的撥備,雖然會提高短期信貸成本壓力,但同時也有助於撥備率的順利達標,其對銀行盈利的影響與之前2.5%的撥備率傳聞相比,並未增加新的利空。從對市場心理的影響來看,新規的出臺意味着融資平臺負面的監管利空已基本出盡,政策明朗、負面影響釋放後,市場將更多地向前看,未來宏觀經濟平穩增長和財政體制改革等都將有助於增強融資平臺貸款的還款能力、化解貸款風險。

  考慮到多提撥備的影響,伍永剛認為銀行業績的穩健增長依然可期;銀行股估值已接近歷史底部,基本反映了對未來的悲觀預期,下跌空間極為有限,中長期投資價值凸現,目前可戰略性建倉,維持增持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