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3日 07: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22日電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部長陳德銘22日在2010年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2011年既要看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帶來的積極變化和繼續推進科學發展的有利條件,又要充分認識到內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和嚴峻性,在新的起點上把商務工作做得更好。
陳德銘在《轉變發展方式 提高發展質量 確保“十二五”商務事業開好局起好步》的工作報告中,分析了2011年商務發展的國內外環境。他説,2011年我國商務發展具有不少有利條件,但面臨的國內外形勢仍然極其複雜。世界經濟增長向良性循環轉變還面臨不少挑戰。
從國際看,世界經濟有望繼續恢復增長,但由於私人部門需求不振,刺激政策支撐力度和有效性減弱,主權債務和金融體系風險遠未消除,世界經濟增速可能有所放緩,國際貿易和投資增速將有所回落。同時許多結構性問題尚未有效解決,矛盾和摩擦可能進一步上升。
從國內看,明年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各種有利條件依然存在。“十二五”規劃發佈實施將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和區域發展規劃實施有利於催生新的産業增長點和區域發展極,消費政策不斷完善和城鄉居民消費能力持續提高有利於釋放消費潛力,深化改革特別是大力改善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有利於激發經濟活力。與此同時,一些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新問題疊加在一起,加大了宏觀調控的難度,也使商務事業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
陳德銘強調,面對複雜的國內外環境,既要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和發展信心,也要增強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積極主動開展工作,創新思路和方法,有效化解各種矛盾,在新的起點上把商務工作做得更好。
陳德銘提出,2011年商務工作要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商務領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著力構建搞活流通擴大消費長效機制,保障市場平穩運行,著力培育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保持國內外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平穩較快發展,努力實現“十二五”的良好開局。2011年商務系統要重點抓好以下八項工作:
(一)積極擴大居民消費。
擴大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是中央著眼于調整內外需結構、增強經濟發展自主性作出的戰略決策,也是繼續鞏固應對危機成果、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舉措年。要繼續把擴大消費作為工作重點,落實並進一步完善鼓勵消費政策,完善城鄉流通網絡,加快流通現代化步伐,在擴大消費中提升流通整體水平。
深入實施鼓勵消費政策。繼續做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工作,研究調整家電下鄉産品品種結構,加強流通環節和標識卡管理,適當增加以舊換新家電産品品種,提高中標産品能效和排放標準,保持和增強政策效應。依託家電汽車下鄉,支持農村銷售和售後服務網絡建設。順應三網融合發展新趨勢,大力促進電子、通信産品和服務消費。推進綠色循環消費,積極倡導適合我國國情的文明、節約、綠色、低碳消費模式,實現可持續消費。以家電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為依託,推進舊貨市場和二手車交易市場升級改造,積極培育回收拆解骨幹企業,深入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推進商業領域節能減排,繼續開展抑制過度包裝和限制塑料購物袋使用專項治理,開展零售業節能行動,鼓勵流通企業開展綠色採購和銷售。
加快完善城鄉流通和服務體系。繼續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使連鎖化農村超市覆蓋75%左右的行政村,鼓勵發展直營店。合理規劃並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建設一批高水平配送中心,提高農村市場商品統一配送率。開展農村商貿服務中心建設試點,提升現有商業網點服務功能。推動出臺《城市商業網點條例》,加強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優化商業網點佈局。把服務消費作為擴大城市居民消費和結構升級的重要著力點,加快社區商業建設,積極推進家政網絡體系建設和家政服務工程,實施早餐示範工程,促進餐飲業發展,加快城鎮標準化菜市場升級改造。支持流通企業通過兼併重組或戰略聯盟等方式做大做強,培育自有品牌,增強渠道控制力。
提升流通信息化水平。落實好與農業銀行、中國移動簽署的合作協議,在萬村千鄉農家店建立電子支付網絡,鼓勵農民刷卡消費,拓展小額信貸功能。積極發展新型消費業態,促進電子商務及網絡購物健康發展,加快培育一批運營規範的網絡銷售平臺,推動傳統商業企業開展網絡銷售。支持流通企業開展信息化改造,加快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推動綜合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加快流通現代化步伐。
(二)切實保障市場平穩運行
在物價上漲壓力較大、部分農産品供應偏緊的形勢下,保障供應對穩定通脹預期、抑制投機行為具有重要作用。我們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把市場監測、儲備商品投放、跨區調運和進出口調劑等工作切實做好。
提高市場監測預警水平。完善重要敏感商品的日報監測系統,優化樣本結構。提升現有監測體系智慧化水平,力求實現信息統計分析工作的準確及時高效。加強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産資料市場監測,及時發佈權威信息,引導社會預期。研究編制與國際接軌的商品市場指數體系。
增強市場應急調控能力。統籌考慮商品重要性、對外依存度、生産週期長短、消費替代性等因素,突出調控重點,完善儲備制度,特別是及時做好肉糖等重要商品收儲和投放工作,組織好産銷銜接、跨區調運和進出口調劑,確保不脫銷、不斷檔,防止局部市場波動蔓延擴散。修訂《突發事件生活必需品應急管理暫行辦法》,細化應急預案體系。完善應急商品投放網絡,建立應急商品調運機制,加強應急商品數據庫企業承儲商品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關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增加肉糖等生活必需品儲備規模,適當增加重要商品儲備種類,擇機擴大國內緊缺物資進口,充實中央儲備。
完善農産品和生産資料流通體系。切實做好在8個省市開展的農超對接試點工作,鼓勵各地結合本地實際開展農超對接,促進農産品從田間到超市的直供直銷,推動小生産與大市場的對接。加快農産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組織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等建立應急直供機制,把大中小學校、重要廠礦企業作為重點保障對象。通過海南農産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探索建立解決農産品“賣難”和“買難”長效機制。組織好上海等10個城市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初步建成與試點城市追溯體系上下貫通的中央追溯管理平臺。抓緊出臺蔬菜等農産品流通標準。完成農産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和物流平臺的系統開發,大力推進農産品包裝化和品牌化。以鋼材、建材和有色金屬等為重點,推動生産資料流通模式創新。
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深入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産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堅決查處一批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大案要案。整頓和規範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有效防範風險。全面清理整頓屠宰行業,啟動屠宰行業分等定級評審和分類監管工作。抓好酒類、藥品等重點領域執法檢查,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繼續推動商務領域信用建設,完善融資擔保和貿易信用險補助政策。加快市場監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地級以上城市“12312”市場監管公共服務中心全覆蓋。加強反壟斷執法,妥善處理重大複雜的反壟斷問題,維護市場競爭秩序。
(三)促進外貿結構優化升級
主動適應國際環境新變化和國內發展新要求,在鞏固傳統優勢、保持外貿平穩發展的同時,積極推進結構調整,加快培育新優勢,提升外貿發展質量。
推動出口穩定增長。前兩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穩外需的政策措施,對於促進外貿較快恢復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繼續保持外貿政策基本穩定,狠抓落實,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是幫助外貿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重要手段,試點範圍已擴大到20個省市6.7萬多家企業,要把這一政策用足用好。大力發展保單融資等政策措施,加大對出口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出口融資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擴大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保險規模。推進電子商務、專業市場、境內外展示中心和展覽會等商務平臺建設,深入開展貿易投資促進活動,支持企業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新興市場。繼續控制“兩高一資”産品出口。
增創外貿發展新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依靠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較強的産業配套和加工製造能力,形成了外貿發展的傳統競爭優勢。隨著國內要素成本上升,傳統優勢正逐步削弱。我們要在鞏固和發展傳統優勢的同時,加快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和服務等為核心的國際競爭新優勢。提高品牌意識,鼓勵企業租品牌、買品牌、創品牌,支持企業獲得國際認證。實施科技興貿戰略,支持機電和高新技術産品出口,促進戰略性新興産業國際化發展。繼續開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加強加工貿易轉移重點承接地建設,鼓勵加工貿易向産業鏈高端延伸、向海關監管區域集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培育一批産業特色鮮明、示範效應明顯的農輕紡醫、工程機械、鐵路機車、機電設備等出口基地。鼓勵企業建立境外營銷網絡,探索建立境外營銷促進中心,強化與當地銷售網絡對接,做好設計和售後服務工作。抓緊建立健全海外維權和爭端解決機制,幫助我企業應對在對外貿易中遇到的知識産權保護問題。
積極擴大進口。完善進口促進政策,進一步簡化進口管理措施,支持擴大進口,促進貿易平衡。適應國內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需要,擴大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推動企業技術改造。進一步拓寬糧棉等大宗商品進口渠道,便利企業及時根據國內外市場變化組織進口,緩解國內供應壓力。舉辦進口商品展覽會,提升廣交會等大型展會的進口促進功能。針對重點商品建立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進口協調機制,加強宏觀調控和指導,完善鐵礦石和鉀肥聯合談判機制。繼續推動發達國家放寬對我高技術出口管制。
加快服務貿易發展。服務貿易已經成為新一輪國際競爭的焦點和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要途徑。要把發展服務貿易作為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加快完善服務貿易促進體系,推動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同步發展。穩定和拓展旅遊、運輸等傳統服務出口,大力支持技術、文化、中醫藥和軟體等重點領域以及信息服務、商貿流通和金融等新興服務出口。適當擴大服務進口,帶動國內服務業發展水平提升。完善國內和跨境服務貿易統計體系,加強服務貿易監測分析。
(四)提高利用外資水平
優化外資産業結構。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若干意見》,抓緊修訂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和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産業目錄,鼓勵外資投向高新技術、綠色低碳、現代農業等領域,擴大生産性服務業和醫療、教育、旅遊等領域的對外開放。國務院已經決定逐步取消對外資舉辦醫療機構的股比限制,開展外商獨資醫療機構試點,將合資合作醫療機構的審批權限下放至省級主管部門,我們要把這項改善民生的大事抓緊抓好。
創新利用外資管理模式。積極推行投資環境綜合評價,構建新型外資促進機制,開展産業招商、以商招商、招商引智,支持中西部地區建設專業化招商隊伍。進一步簡化外資審批程序,推行網上審批。將外資準入管理與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外資並購安全審查有機結合起來,依法保護國內産業安全。
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服務外包特別是離岸服務外包,是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促進我國服務業發展、緩解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的重要載體。經過幾年來的探索和實踐,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完整的政策體系,確定了21個示範城市,培育起一批骨幹企業。要鼓勵示範城市結合自身條件,形成特色産業和發展模式,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
發揮好國家級開發區和産業聚集園區的作用。近兩年有53個省級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要加強指導,確保其産業升級、綠色發展,發揮對地方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的帶動輻射作用。要加大對14個邊境經濟合作區和中哈霍爾果斯等跨境經濟合作區的扶持力度,拓展深加工、綜合保稅等功能,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帶動力強的産業聚集園區,形成沿邊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沿邊開放水平。
(五)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
目前,我國正處於“走出去”加快發展的階段。我們要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從實現跨境投資和利用國際資源、掌握先進技術、建立境外營銷網絡良性循環的高度,搭建新的合作機制和合作平臺,推動企業積極有序開展對外投資合作,進一步拓展我國外部發展空間。
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力度。用好財稅金融政策,研究拓寬外匯儲備有效運用以及人民幣跨境流動的渠道和方式,支持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深入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培育對外投資合作仲介服務機構,大力開展跨國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好的服務。健全投資促進和保護機制,推動有關國家改善投資環境,維護境外企業、機構和人員的合法權益。
加強法制建設和宏觀指導。推動出臺《對外投資條例》以及《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和相關司法解釋,健全對外投資核準和備案制度,推進對外勞務管理體制改革,形成分工明確、監管有力的新型管理體系。更新發佈重點國別投資合作産業導向目錄,完善企業“走出去”産業佈局。繼續制定和落實國別經貿合作規劃以及農業、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科技研發等領域的專項合作規劃。
推動重大項目合作。引導企業發揮産業聚集效應,推進部分産業有序向外轉移,促進國內産業結構調整。繼續推動境外重要能源、礦産資源和農業合作,鼓勵發展深加工合作,在保障國內供給的同時,幫助投資東道國發展經濟、擴大就業、改善民生。
規範企業境外經營秩序。抓緊出臺境外中資企業規範經營和風險防範指導意見,深入落實《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充分發揮商協會的協調作用,指導行業組織發佈我國企業境外社會責任自律公約,引導境外中資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加強國內企業境外並購指導,降低法律風險。健全境外風險防範和應急處理機制。
(六)積極推進多雙邊及兩岸四地經貿合作
提升多雙邊合作水平。積極參與多邊和區域機制的協調與對話,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推動多哈回合談判。推動實施中美全面經濟合作框架,深化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以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十週年為契機,加強與俄羅斯和中亞地區的經貿合作。通過貿易、投資和對外援助等多種方式,深化與發展中國家的經貿合作,妥善處理矛盾與摩擦,促進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各地商務部門也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利用友好省(市)、州的有利條件,在加強和改善國際經貿關係中積極有所作為。
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順應全球自貿區發展趨勢,花大力氣、下大決心積極加以推進。做好10+1,做實10+3,積極推動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
切實加強和改進援外工作。全面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對外援助工作的意見》,完善體制機制,擴大援外規模,優化援外結構,確保項目質量,不斷提高援外工作水平,鞏固和發展我國同發展中國家的友好關係。認真落實對非援助八項新舉措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新老六項舉措。
加強兩岸四地經貿合作。落實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各項內容,逐步推進投資保護、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爭端解決等後續單項協議的商談。推進內地與港澳的經濟融合,保持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七)積極妥善應對國際經貿摩擦
用好多種交涉平臺。綜合運用經濟、外交、法律等各種手段,通過高訪、高層對話和商貿聯委會等平臺,就我企業關注的利益訴求進行正面交涉。遏制美歐等對我濫用貿易保護措施的勢頭,爭取美歐儘早承認我市場經濟地位。經營好金磚國家等合作機制,強化我與新興經濟體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利益紐帶,爭取共同發聲,平衡輿論導向,減輕對我壓力。
創新應對機制和方式。在繼續堅持法律和規則抗辯的同時,加強與國外貿易救濟調查機關的對話磋商,從技術與規則層面加強溝通交流,增信釋疑。做好世貿組織爭端解決工作,積極運用多邊規則維護産業利益。搭建對話平臺,推動我國業界與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業界進行溝通協商,爭取以合作方式化解貿易摩擦。加強國內部門之間的協調,研究制訂符合國際規則的反制措施,提升應對能力。積極參與多雙邊貿易救濟規則談判。
依法開展進口貿易救濟。重點關注國內鼓勵發展的産業和國民經濟中基礎性、支柱性産業以及資源環境問題,加強與業界的協調配合,統籌好上下游産業利益,準確評估貿易救濟措施的效果和影響,依法開展進口貿易救濟,維護國內産業安全。加強進口貿易救濟工作與貿易摩擦應對的有機銜接和有效配合,實施有針對性的立案和調查。
(八)加強商務系統自身建設
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強化依法行政和科學管理。加快商務領域法制建設,完善商務法律體系,積極推進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儘快下放一般性、事務性的行政管理事項,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切實提高從大局角度和戰略高度謀劃商務發展的能力,加強商務管理基礎工作,做到情況明、數據準、工作實。加強政務公開工作,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推進行政審批事項在線辦理,大力推動商務公共信息服務。加強幹部隊伍和黨風廉政建設。
陳德銘表示,明年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十週年,我們將在總結十年來成績與不足的基礎上,統籌謀劃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戰略佈局,提出新的重大舉措,特別是要力爭在重點領域開放、自貿區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