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國際市場“誘惑” 難擋棉糖價格雙雙反彈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2日 08: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正所謂“計劃沒有變化快”,旨在抑制物價過快上漲的“國16條”出臺後,我國農産品價格一度集體企穩,政策調控初步見效。但在近段時間,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國內部分農産品又出現了止跌回升的趨勢。

  這既反映在現貨市場上,也反映在嗅覺靈敏的期貨市場上。昨日,國內棉價再次在美棉的漲停帶動下大漲,這仍是輸入型通脹帶動下的上漲。同日,新榨季國內糖價也高位運行,成本的抬高和物價的整體上漲構成了強力支撐。

  談到未來的價格走勢,分析人士認為,在國際市場的多種因素影響下,以及國內抗通脹形勢任務依然艱巨的背景下,國內棉花和糖的價格在短期內都難以大幅下調,很可能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國內棉價止跌回升後期或高位運行

  每經記者 宛霞 發自北京

  在今年經歷了大漲大跌的棉花價格,近日又出現“惜售氛圍增強”的狀況。

  臨近年底,受助於國際棉花期貨、現貨價格上漲,國內棉花價格連日來小幅上漲,在物價調控後,止跌回升。

  多因素助推棉價回升

  昨日(12月21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為27324,較前一交易日上漲55點。鄭棉期貨主力合約開盤報28800元/噸,收28995元/噸,上漲585元/噸,漲幅為2.06%。中國棉花交易網數據顯示,進口棉中國主港報價繼續大漲,各品種全面上漲3~4美分。洲際交易所(ICE)棉花期貨20日漲停,升至11月高點,受來年供給吃緊擔憂的提振,其距11月10日創下的紀錄高點1.5723美元越來越近。

  儘管銷售仍然低迷,國內棉價在美棉強勁漲勢帶動下上漲已超過兩周時間,最近幾日站穩28000元/噸。此前,國內棉花市場在大宗農産品中高速領漲 (棉花價格自2010年初上漲幅度達80%),又在國家採取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後迅速出現回調,從11月9日鄭棉期貨1101的最高價位34250元/噸,跌至11月24日的最低價位25000元/噸。

  對於此輪迴調,分析人士多認為,應歸因于棉花減産、通貨膨脹的大背景,預計後期棉花價格都將在高位運行。

  另一個支撐棉價走高的原因是收儲季節的到來。為保障紡織企業用棉,國家今年發放了較為充足的棉花進口配額。為平抑棉價,8月10日~10月22日,國家有關部門還投放了100萬噸儲備棉。但今年棉價上漲消耗了較大庫存,在下一棉花産期之前,要平衡棉花供求關係,壓力將越來越大。

  專家:中長期仍看漲

  華泰證券分析師肖暉認為,長期來看,棉花種植面積很難大幅提高,供需缺口逐年擴大,供需結構趨緊。他預計,全球棉花庫存在2010年下降27.8%之後,將在2011年進一步下降,而國內棉花種植面積難以大幅度提高,棉花的採摘機械化程度低,隨著人工成本的提高,中長期的棉花價格趨勢向上。

  這一觀點得到了不少棉花行業人士的認可。河南省棉花協會一位人士表示,目前新疆和河南的棉花收購工作已基本停止,市場上的籽棉已經不多。棉花收購流通企業庫存的棉花,在價格跌至26000元~28000元/噸以後,也已停止銷售。

  在中國棉花協會此前召開的棉花形勢會商會上,各方的共識是,受産量減少、需求增加影響,國內棉花供需缺口有所放大。

  山東省棉花生産形勢研討會近日傳出的信息顯示,今年山東棉花面積1149.6萬畝,畝産62.49公斤,總産71.84萬噸,單産和總産比去年減産幅度分別為18.5%和22%。

  我國第二大棉花進口來源國印度市場的出口政策仍未明確,極端氣候再致供應趨緊,強勁的需求導致國內外現貨供應緊張的狀況難有改觀,棉價初現“易漲難跌”的強勢格局。

  肖暉預計,2011年國內棉花價格將維持在25000元~28000元/噸。河南省棉花協會則認為,紡企和棉企共同認可的價位應該是不突破30000元/噸為宜並穩住,這一價位使得多方均能獲利。

  海外市場

  國際農産品期貨價格繼續上行

  在農産品供給將趨緊的市場預期下,12月20日,芝加哥農産品期貨價格全線上揚。其中,大豆衝至5周新高,小麥收于一週以來的最高水平,玉米價格依然保持上行趨勢。

  玉米市場交投最活躍的3月合約收于5.995美元/盎司,比前一交易日上漲3美分,漲幅為0.5%。小麥3月合約上漲12.75美分,收于7.695美元/蒲式耳,漲幅為1.68%。大豆1月合約漲16.5美分,收于13.1525美元/蒲式耳,漲幅為1.27%。

  玉米方面,交易員認為,推動玉米價格走高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對美國運輸狀況的擔憂。由於近期氣溫較低,美國很多湖面、河面結冰,阻礙內河運輸,從而增加了成本,推動了價格上漲。

  小麥方面,當天,小麥價格漲至近一週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硬紅冬麥種植帶近日連續乾旱,加重了市場對小麥供給的擔憂。同時,澳大利亞降雨天氣導致小麥收割放緩以及小麥質量下降的預期,也繼續打壓著市場行情。

  大豆方面,阿根廷大豆種植大省布宜諾斯艾利斯未來將經歷持續乾旱天氣,推動豆價衝至5周新高。

  糖價高位反彈 商務部今日再拋儲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國際糖價的大幅上漲帶動了國內糖價的回升,國務院調控物價的效果面臨考驗。

  受市場方面預期巴西和印度兩大産糖國的食糖供給量不足的刺激,在基金買盤的推動下,前日ICE糖市原糖期貨價格衝擊近30年來最高點。

  現貨市場方面,全國食糖現貨價格指數昨日上漲61元至7046元/噸,成都、重慶、日照、臨沂等地區的糖價漲幅達100元,新疆甜菜糖的價格上漲200元。

  産糖大省廣西價位稍低,但漲幅並不小,較調控時期有所反彈。南寧新糖站臺報價6880元~6900元/噸,上調80元;柳州新糖報價6900元~6920元/噸,上調110元。昆明新糖實際成交價7100元/噸,上調50元。

  銀河證券報告分析,國際糖價大幅上漲,維持高位運行,極大刺激了國內糖價的看漲人氣。

  政府主管部門開始行動。據商務部網站消息,近日,商務部會同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有關單位,召開中央儲備糖專題工作會議,研究食糖市場調控措施,安排做好儲備糖加工和投放工作,保障食糖市場供應。

  國內大型食糖加工企業負責人也參加了這次會議。會議指出,目前正處於食糖市場調控的關鍵時期,食糖加工企業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充分發揮大型企業的骨幹、&&作用,保障食糖市場供應。

  今天(12月22日),商務部將連續第3個月向市場投放國儲糖,數量為20萬噸。商務部前日還表示,今年先後已分8批投放中央儲備糖162萬噸,極大地緩解了市場供求矛盾,目前國內食糖價格已由每噸7500元降至6800元左右。

  儘管儲備糖的拍賣一直在進行,但從第四季度來看,國儲糖的拍賣均安排在22日,且數量也保持在同樣的規模,固定的日期和數量,向食品加工企業傳達了穩定市場的信號。

  銀河證券的分析報告稱,上週六早上,南方寒流觸發廣西柳州、來賓方向發生局部霜凍天氣。在進入冬至前,對霜凍天氣的炒作年年都有。不過,只有毀滅性的霜凍天氣的打擊才能對後期的産量造成實質性影響。事實上,主産區雨水較為充沛,發生大的毀滅性霜凍天氣的概率較小。

  “此輪反彈與需求的啟動有著直接關係,所以政策對價格的壓制會變得薄弱,不排除如前期情況一樣,國儲糖迅速被市場消化的可能。”對於此次拋儲對期貨市場的影響,北方期貨分析師王佳博表示,市場可能會面臨一定壓力,但兔年春節前的高位格局不會輕易被改變。

  部委聲音

  發改委:今年CPI控制在3.3%

  每經記者 宛霞 發自北京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在昨日(12月21日)召開的全國價格工作會議上表示,一系列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2010年全年物價漲幅將控制在3.3%,但明年在控制物價方面仍將面臨壓力。

  距離“國16條”發佈已一個月,如今蔬菜價格出現明顯下降,棉花、食糖和化肥價格高位回落。商務部昨日發佈的上周數據顯示,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産品和生産資料價格與此前一週基本持平。

  彭森透露,從國務院督察組在各省市的檢查情況看,各級政府積極採取了有效措施。

  但他同時指出,引發價格上漲的因素並未消除。今後一段時間,中國價格運行的環境仍比較複雜。推動價格上漲的主因,既有國際市場大宗商品漲價傳導給國內的輸入型通脹,也有投機炒作、流動性充裕等因素相互疊加。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專家對全年CPI3.3%這一預估表示認可。社科院經濟所經濟增長研究室主任劉霞輝認為,從目前情形看,12月份月度CPI數據將低於11月的高點。發改委提前預測的全年CPI數據應較為準確。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今年10月CPI突然發力,增至4.4%;11月達到5.1%,創28個月新高。1~11月,CPI同比增3.2%。

  儘管超過了今年初政府制定的3%通脹目標,但劉霞輝表示,3.3%也與既定目標基本吻合。國家發改委此前曾多次強調“目標本是‘3%左右’,而非‘3%以內’。”

  事實上,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此前也透露,儘管12月份有可能依然維持較高的水平,但全年CPI應在3.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