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財富與夢想:中國股市1990~2010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2日 01: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中國股市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就表現出了不同於國際股市的一個“中國特色”,它牢牢地被控制在政府的“有形之手”中,它的快速發展,是政府大力推動的結果,而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挫折也可明顯地看出政府干預的痕跡。這對政府産生了巨大的考驗,而一個最大的考驗就是政府如何面對難以駕馭的股市行情。

  在20年的中國股市發展史上,有過令人眼花繚亂的暴漲,也有過令人坐立不安的暴跌,多少人在暴漲中實現了快速致富,又有多少人因為暴跌而遭遇了沉重的財富損失,而政府同樣也為市場的暴漲暴跌憂心忡忡,漲了擔心過度投機,跌了又承受著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壓力,而利用股市的融資功能來為政府中心工作服務又使政府無法擺脫對股市的干預,導致中國股市快速膨脹,而市場化程度卻難以提高,投資者的短期行為嚴重。

  面對中國股市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危機,政府選擇了快速出手,通過“有形之手”去化解一次又一次的危機。充滿“中國特色”的股市就在市場這只“無形之手”和政府這只“有形之手”之間的相互博弈中,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

  1997年7月1日零時,香港會展中心內,五星紅旗在雄壯的國歌聲中緩緩升起,高高飄揚。就在人們沉浸在香港回歸的喜慶氣氛中時,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席捲了亞洲。一時間,整個香港金融體系風雨飄搖。危機時刻,要不要干預市場,香港特區政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難題。香港素來被稱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8月香港特區政府宣佈全面救市,這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爭議。而爭議的實質可歸結為政府與市場關係的爭論。

  香港特區政府救市的行為在境外掀起了軒然大波,但是在內地,卻沒有引起多大的震動,因為在上世紀90年代,內地投資者已經習慣了政府對市場的干預行為。1996年從4月到12月,短短240天之內,中國股市出現了瘋狂上漲,投機氣氛十分濃厚,狂熱情緒瀰漫市場。《人民日報》以刊發社論的形式強力干預證券市場。

  1997年,中國經濟成功軟著陸,到1999年,中國經濟持續穩步發展,但中國股市卻持續低迷。中國證監會醞釀的一份推進證券市場發展的文件披露出去後,在當年的5月19日觸發了著名的“519”行情,《人民日報》再次發表了特約評論員文章,對“519”行情表示肯定和支持。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際慣例被逐步引進了中國股市。但是,中國股市的市場化改革,必須面對的重大問題是,由國家持有的非流通股股權是否能夠流通?是否可以減持?這一問題被稱作國有股減持。對於中國政府來説,這既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也是推進市場化改革所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按市價減持國有股的方案讓股市大幅下跌,政府的行為似乎違背了市場的意願,遭到了市場的否定。國務院不得不緊急停止執行國有股減持規定。

  從2001年到2005年,中國股市經歷了一場歷史上最長的熊市,但證券公司的改革步伐並沒有就此停頓。從2005年起,國有股減持的説法幾乎不提,取而代之的是股權分置改革,簡稱“股改”。2006年,在中國證券市場上發行的股票不再有非流通的標簽,中國股市迎來了全流通時代。

  十年一個輪迴,距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十年後,又一次金融風暴來臨了。受國際金融危機等因素的影響,已經融入全球的中國經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衝擊。面對危機,中國政府迅速做出反應,國民生産總值仍然保持了9%的高增長。中國經濟這艘大船衝破激流,繞過險灘,依舊行駛。20年的中國股市正是在“計劃”與“市場”的對抗與妥協之中緩慢前行,儘管這條道路充滿坎坷險阻。

  20年的時間過去了,在證券市場中,關於“看不見的手”與“看得見的手”的爭論焦點,已經不是哪只手該用,哪只手不該用,而是如何“適當地”三個字引發了新的爭論,也難倒了經濟學家。爭論還在繼續,在這一爭論引發的風風雨雨中,中國股市依舊艱難前進,並將在風雨兼程中,尋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答案。

  第一財經用鏡頭記錄了這一歷程,帶領我們傾聽專家、學者和當事人娓娓道來的講述,跟隨他們的記憶回到20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體味當年先行者的顧慮、艱辛與執著。

  12月20日~24日,《財富與夢想:中國股市1990~2010》,第一財經22點、寧夏衛視23點隆重獻映。(第一財經頻道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