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1日 13: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 微博 ]西安晚報
■張貴峰 北京市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徵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再增加公務用車指標。北京究竟有多少公車?對於網民普遍存在的這個疑問,相關部門均表示“不便”或“無法單方披露”,並透露“這個問題很敏感”。(12月20日《新京報》)
一面提出“公務車零增長”的方案,一面“不便回答公車數量”,這樣一個結果或者説事實,令人沮喪——如果甚至連“究竟有多少公車”這樣基礎性的信息,都不便公開回答,那麼,“公務車零增長”目標的兌現何以監督、又如何讓人相信它的真實性和政策誠意?這正如有網友指出的,“只有公車信息公開,才能方便民眾監督,才能知道每年公車的數量是維持、減少還是增加了”。
公車數量問題何以“不便回答”、“很敏感”?下列數據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些線索:據國家財政部統計,全國黨政事業機關超編配車率達50%以上。黨政機關的公車,每萬里運行成本是社會運營車輛成本的5~6倍,每輛公車年消費額平均為8萬元~10萬元。
顯然,在這種公車配備使用背景下,如果“公車數量”乃至進一步的“每個單位配備公車數量”、“每個領導配備公車數量”等信息均公開,那麼,每個部門每個領導具體的超編配車情況以及使用成本,都將暴露無遺。同時,“超編配車率達50%以上”的事實也告訴我們,目前我們所迫切需要的不僅是“公務車零增長”,更是“公務車負增長”——將超編濫配的公車,儘快裁減下來。
這也就是説,回答公車數量問題所以“不便”、“敏感”,並不是一個技術問題(如不便統計、無法準確計算),而主要是一個利益問題。
實際上,去年4月,楊慧文等律師依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向北京市73個委、辦、局同時發出信息公開申請,申請公開包括“公車使用、公款接待、公款出國”等在內的政府信息,但最終得到的結果卻主要是,或者“非行政機關信息”、“信息不存在”,或者乾脆回復:“你沒有資格看到這些,我們這些都是報給領導的”。
這或許表明,政府信息的滯塞不通以及由此帶來的民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的匱乏,同樣是重要原因。所以,要站在改進和完善行政秩序的高度通盤考慮,強化對公民權利的充分尊重和保障。
必須意識到,在“公民權利與政府權力”這一對基本法治關係中,政府權力的“不便”,往往正是公民權利的“方便”所在,反之亦然。比如公車信息的公開透明,勢必能方便公眾知情、監督權的行使——既能推動“公務車零增長”、“負增長”的兌現,又能促進將由此帶來的公車節省費用盡可能地投入到真正的公共交通之中。(作者係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