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股市是原因,樓市是結果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0日 09: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沒想到,讀者對我有關貨幣體系建設若干意見的幾篇專欄反應十分冷淡。而我此前在上海證券報上發表的“通脹無牛市”、“籲請制度救市”、“油價決定房價”和“大牛市已經啟動” 四個系列專欄,都寫到了九論,市場反響始終很熱烈,不管是認同的,還是持批評意見的。看來多數人對於我苦心構想的未來國際貨幣體系沒有興趣,大家都有個基本假設,各國政治家們會把這個問題解決好的,不需要我們操心,我們只要繼續關心行情漲跌就行了。因此,不少讀者來電繼續詢問我是否還在堅持以前的牛市論。

  我認為自己最值得驕傲的品格就是堅持,有時甚至到了固執的地步。對上述任何一個系列專欄的觀點,我都繼續堅持。在我眼裏,堅持信念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執行交易策略的紀律。事先不可能知道哪個交易策略最優(大多數經濟學家反對我的看法,他們認為能事先設計出一個最佳投資組合、最佳貨幣政策、最優産業發展路線等),也不可能知道哪個策略何時最優,因此,最好的策略就是堅持,這樣既能贏得財富,又能贏得讚譽。

  我對股市走牛的判斷,基於一個基本認識,那就是股市不是宏觀經濟、貨幣政策、産業結構、企業效益和資金供求等等一系列事件的結果,而是這一系列事件的原因。樓市則正好相反,是這一系列事件的結果。我們根本不用討論貨幣是否超發,只要看看周圍的房價就知道國家的貨幣政策是否足夠寬鬆到大家建立穩定的通脹預期了。所以,要判斷房價走勢,還真得有點兒內幕消息才行,如果你事先知道貨幣政策走勢,就可以去判斷房價漲跌了。股市則不需要多少內幕消息(我指的是大盤指數,而不是針對某個具體股票),仔細想明白一件事情,今天有什麼,未來缺什麼,就行了。以下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猜想。

  目前決策者所面對的經濟形勢,如果打個比方,有點兒類似于指揮這樣一場棒球賽:此刻,一、二、三壘都有人,我方滿壘而比分暫時落後,這是決賽最後一局的最後一擊,我們派出了最強擊球手。只要把對方投球手的球擊出外野護欄,就能使得我方4名隊員一路歡歌地跑回本壘,然後一舉扭轉比分,贏得勝利。否則,我方已上壘的三名隊員也將一起隨著最後一個擊球手的失誤而前功盡棄。現在把一壘隊員想象成2008年金融危機中投放的4萬億財政刺激計劃,把二壘隊員想象成2009年全年投放的將近10萬億信貸,把三壘隊員想象成2010年投放的7.5萬億信貸,我們需要這些隊員全都安全地回到本壘,就必須要在2011年擊出一擊漂亮的本壘打,不然,我們將會迎來前所未有的銀行壞賬。這一擊“比黃金更寶貴”的本壘打,需要企業提高勞動生産率,安全投放産能,消化漲價因素並擴大盈利,使得經濟運行更加合理、穩健,這樣才有可能實現經濟軟著陸。

  如果股市上漲迎來大牛市,就能用高估值為經濟運行提供重要的激勵,鼓勵企業家創新發展,開拓市場,提升盈利,並最終營救已上壘的三名隊員。當然,這個過程中,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管,防止包裝上市,粉飾報表之類的欺詐,不然,股市就不能為優秀企業提供高估值刺激。我估計,今年的企業盈利可能受到雙重壓迫,一是人民幣升值可能使得銷售收入下降,二是通脹導致原材料漲價,而越是這樣的不利局面,股市越是有可能為優質企業提供高估值。所以,我估計不太可能看到個股普漲的局面,而是各行業龍頭的大漲。

  從這個角度來看,也似乎更容易理解為什麼銀行股最近總是無所表現。如果銀行被高估值,那麼就是鼓勵資本投向銀行,充實銀行資本充足率之後就能吸收更多存款發放更多貸款。而銀行股的低估值則恰恰限制了上市銀行的融資,也制約了未上市銀行的增資擴股,只要銀監會加強監管紀律,無形之中約束了銀行的放貸行為。這樣,劣勢的製造型企業和普通的地産開發商就很難依賴寬鬆的貸款繼續維持下去,從而整體經濟形成優勝劣汰的機制。

  從某些方面來説,我國的銀行業未來可能發生的壞賬風險,也許比今天的歐盟各國更高,因為我們是在2008年開始用信貸政策來改變經濟本身的風險激勵機制的。而如果更便宜更便利的貸款,能創造出更優秀的企業和更安全的資産的話,世界各國哪還有什麼金融危機呢?我曾在2008年底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有幸和我國一位著名經濟學家(他是我國政府主要經濟顧問之一)討論過經濟刺激政策的有效性,他堅持認為我當時提出的全面減稅計劃完全是胡扯,政府絕對不能減稅,反而要擴大赤字,增加開支。他的理由是,金融危機的根源是市場本身失效了,在此情況下,就必須由政府出手來打破這種危局。現在看起來,當時應對金融危機的一系列舉措很可能使得危機推遲了。不過,我相信有黨中央的高瞻遠矚和國務院的運籌帷幄,中國經濟一定能在2011年實現一個漂亮的本壘打!如果不行的話,或許就會在2011年放出更多信貸,然後期待在2012年實現本壘打。

  (作者係知名財經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