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CPI破五之後看物價:明年穩定有基礎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0日 07: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11月份CPI同比上漲5.1%——國家統計局新近發佈的這個數據超出很多人的預期。下半年以來,CPI一路攀升,特別是10月、11月兩個月,CPI漲幅連續“破四”、“破五”,引發了不少人對未來通脹形勢的擔憂:眼下價格較快上漲的勢頭還會持續多久?明年的物價走勢又將如何?

  從統計數據分析看,推動11月份CPI大幅走高的主要因素,仍是食品類、居住類和衣著類價格的快速上漲。其中,僅食品類和居住類價格上漲,就佔了總漲價因素的92%。11月下旬以來,隨著國務院穩定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措施進一步落實,百姓已開始感覺到,市場上菜價有了明顯回落,豬肉、糧食價格也基本穩定。可以説,糧、油、肉、菜這些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趨穩,使年內CPI漲幅再創新高的可能性正在變小。

  2011年臨近,宏觀調控能否馴服物價這匹撒歡的“野馬”?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了政府對穩定物價的堅定決心和信心。會議提出,明年重點是更加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具體講,就是應以經濟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加強價格調控監管工作,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總體上,明年穩物價是具備一定基礎和有利條件的。

  從市場層面看,我國農業連年豐收,糧食生産更是七連增,創下新紀錄。雖然近段時間一些農産品價格出現上漲,市場的糧、油、肉、菜、奶等食品的供應一直是充足的。目前工業品生産有很多行業仍存在産能過剩,儘管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一定壓力,但企業可以通過擴大銷售規模、提高管理和技術水平,減少上漲壓力向最終消費品價格的傳導。因此,豐富的産品和充足的供應,可為穩定物價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從政策層面看,明年我國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一松一穩”的政策搭配,也為穩定物價奠定了宏觀基礎。積極的財政政策,將在增加有效供給、確保民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增加補貼,調動農民生産積極性,加強糧食、豬肉等重要物資的儲備來保障市場供應,對低收入群體發放臨時價格補貼等。而穩健的貨幣政策對過多的流動性具有收緊作用,把好流動性這個“閘門”,就能有效抑制“蒜你狠”、“棉裏針”、“蘋什麼”之類的投機炒作,減少農産品、資源等價格的投機性暴漲,使社會公眾的通脹預期回歸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中,有一些是合理的。比如,近年來化肥、種子等農業生産資料價格不斷上漲,農民的種植、養殖成本越來越高,加上農村勞動力成本上升,農産品價格適當上漲是正常的。還有一些外來因素,對價格影響是不可控的。比如,美國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美元匯率走低,引發國際市場能源、有色金屬等大宗産品價格出現大漲,這些輸入性通脹因素難以控制和消除。因此,在對明年穩定物價有信心的同時,也應當對物價可能繼續在高位運行有一個清醒研判,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和政策預案。(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