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新興市場需求旺盛 金價打開“任督二脈”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0日 07: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新網-《新世紀》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經歷了前期1400美元/盎司的衝高,國際金價並未在這一高位之上站穩。近期來自歐元區和美國方面的消息均利好美元,黃金承壓下行。

  歐元區方面,愛爾蘭議會最終通過了接受歐盟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援助方案,歐盟領導人已同意從2013年起建立一個永久性的金融安全網,歐洲央行也表示將採取行動對抗歐元區債務危機。

  美國方面,近日公佈的CPI及紐約聯儲製造業等數據整體向好,其次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了奧巴馬關於延長減稅法案以刺激經濟,而從美聯儲12月14日政策會議之後發佈的聲明來看,美國央行尚無進一步擴大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規模的計劃。

  “新興市場股票、貨幣和美元是距離泡沫界限最遠的資産,之後依次是高收益和新興市場固定收益資産,而黃金和美國國債最接近泡沫的邊緣。”摩根大通全球首席經濟學家Bruce Kasman和全球資産配置及交易戰略主管Jan Loeys持相同的悲觀態度。多年來,金價和美元反向挂鉤。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黃金的金融及商品的雙種屬性,具有獨特的供求機制,只有摸清其中的利益鏈,才可能真正把握住金價的脈絡。

  中外掘金熱

  總部在加拿大的一家金礦商Alhambra Resources(下稱Alhambra),身家相比於金礦老大們顯得並不起眼。

  可今年,它有了十足的底氣,因為發現了哈薩克斯坦北部的金礦帶,同時擁有四個質量較高的礦區。就在今年下半年的短短半年時間,股價從20多美分漲到了1美元。

  Alhambra的三位高層在進入這行之前都在石油公司工作,談及為何“棄油從金”,身為CIO(首席信息官)的Ihor P. Wasylkiw給出的理由很簡單:“黃金更能賺錢。”Ihor認為,現在是個採礦的好時機,希望籌集足夠的資金以擴大生産。

  於是,他們找到了中信證券,希望其介紹一個有資金實力的戰略合作夥伴;抑或是在亞洲上市。支撐他們的動機只有一點,那就是金價的上升空間。

  Alhambra的例子在全球不鮮見。俄羅斯的楚科奇自治區已成為一片淘金熱土,加拿大Kinross黃金礦業公司投資了7億美元開採,億萬富豪阿布拉莫維奇投資了25億美元。在英國北部的蘇格蘭,一處廢棄已經十年的金礦,被一家澳洲的採礦公司獲得授權,重新開採。

  在中國,近期亦有九家上市公司投資礦業淘“金”。SST秋林(600891.SH)11月頻發公告,稱頤和黃金將正式入主,並將注入優質資産,之後,SST秋林將變成“黃金行業的國美蘇寧”。

  而*ST玉源(000408.SZ)近段時間以來的強勁走勢,也被指是源於定向增發預案欲轉型為黃金開採業帶來的利好。 隨後公司股價便出現持續飆漲。

  不過,礦業投資周期長、風險大,“淘金者”普遍面臨資金短缺的現實。

  標準銀行商品交易策略部負責人魏文德(Walter de Wet)預計,不少貴金屬商品在至少2-3年中陷入供應不足。“但這無疑將利好整個商品市場。”

  供應仍舊疲軟

  儘管掘金熱日趨高漲,不過,由於主要金礦的産能達到極限,以及開採成本增加,加之對金價不斷攀升的預期,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主要産金國黃金産量呈現下降趨勢。

  自2006年國際金價的大幅上揚,刺激了國內黃金企業加快了找礦步伐,中國在2008年取代南非成為世界最大黃金生産國。“主要由於南非的産量下降得太多。”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在過去十年中,南非的黃金産量下降了近一半,而中國的黃金産量增加了70%。來自中國工業信息部的最新消息顯示,2010年中國黃金産量可能將攀升至340公噸。

  世界黃金協會遠東區董事總經理鄭良豪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表示,黃金供應未來半年到一年不會增加太多,目前大部分金礦都是老礦,高含量的金礦並不多,也沒有發現大量新礦。

  目前全球已確認的地下存金量為26000噸左右,鄭良豪表示,以現在的技術水平還可開採12—15年,如果金價繼續上漲,會刺激供給的增加。

  但據美國地質協會(USGS)做的統計顯示,2009年和2008年世界黃金産量分別為2350噸和2260噸,呈下降趨勢,而黃金均價則對應為971美元/盎司和872美元/盎司。儘管這兩年是近150年曆史上金價表現最佳的年份,但産量相比於2001年的峰值2600噸仍有一定差距。

  簡而言之,儘管金價飆漲,黃金的供應並沒有大幅增加。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統計,2010年第一季和第二季的黃金開採量分別為612噸和619噸,第二季同比僅增長3%。

  黃金開採量的減少刺激了舊金回收行業的發展。廢舊黃金的回籠、再供應,是黃金供應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超過黃金開採的增幅。國際黃金協會統計顯示,黃金市場總供應量2009年為4024噸,同比增加12%,2010年上半年為2029噸。廢舊黃金再供應的數據在2009年為1673噸,同比增加27%,2010年上半年為846噸。

  新興市場需求推動

  來自新興市場的需求正成為助推金價的主力。

  據標準銀行統計,新興市場目前對基礎金屬的需求已經佔據全球總量的50%,對貴金屬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世界黃金協會公佈的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2010年第三季度金飾需求同比增加8%,表現最佳的是四大市場:印度、中國、俄羅斯和土耳其,佔全球需求的63%。截至2010年9月的12個月期間,全球黃金需求達到了創紀錄的1375億美元。

  世界黃金協會預計,由於中國和印度的黃金需求不斷增加,全球黃金投資需求持續不衰,加上金飾與工業需求的增加,2010年全球黃金消費量將高於2009年。

  不過,印度黃金出口商Patrivala Jewels銷售記錄顯示,印尼、泰國以及新加坡的實物需求已經開始下降。換言之,市場已經開始對高昂的黃金價格做出一定反應。高賽爾高級分析師龔山強認為,等到印度黃金消費旺季結束,轉而進入黃金淡季,黃金的實物需求支撐將開始動搖。

  事實上,近幾個月,黃金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及一些黃金挂鉤的結構性産品交易活躍,交易量幾乎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但其總量已超過黃金供給總量,即超過實物支撐。事實上,自金融危機的2009年至今,投資需求和實物需求已呈現明顯倒挂趨勢,“此前實物需求長期遠高於投資需求。” 龔山強説,許多民間投資者通過購買金條,或是像SPDR金ETF(GLD)這樣的黃金基金來押注黃金,“這意味着黃金可能已身在泡沫。”

  世界黃金協會遠東區董事總經理鄭良豪(Albert Chang)亦認為,儘管首飾用金仍佔最大比重,但過去幾年投資需求明顯上升,特別是在2008年底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但他建議,在個人資産配置中,黃金配置不宜超過10%。

  “實物需求是金價最為堅實的支撐,一旦這個支撐發生動搖,自然將增加貴金屬價格的潛在的風險,而且無論經濟如何演變,金價已經臨近淡季。”龔山強表示,如果到2011年下半年,歐美沒有爆發新的危機,美國不再擴大量化寬鬆的規模;那麼黃金將只剩下通脹預期一個支撐,而各國央行趨向緊縮的貨幣政策將對金價形成打壓,黃金回調的壓力將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