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資本市場成經濟發動機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7日 12: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網-大眾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文/鐘保文

  這個12月,對於中國資本市場和更多關心中國改革進程的人們來説,是一段值得紀念的時光。經過20年的艱辛培育,中國改革開放這塊世人矚目的試驗田中,長出了令世人驚嘆的中國資本市場這棵“參天大樹”。作為市場化改革的一座豐碑,這棵“ 參天大樹”將永遠載入中國改革開放的史冊。

  回顧20年曆程,始終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是中國資本市場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展望下一個20年,市場化仍將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不變方向。剛剛過去的20年,資本市場扮演了中國市場化改革的火車頭;未來20年和更長時間裏,資本市場將成為中國由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的最強大發動機。

  1990年12月,上海、深圳兩個交易所開業,標誌著我國集中交易的證券市場開始形成;同年,鄭州商品批發市場引入期貨交易機制,商品期貨開始萌芽。

  20年,櫛風沐雨,仿若轉瞬。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我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探索中突破,在規範中發展,基礎制度不斷健全,市場功能不斷發揮,承載力、影響力、開放度、透明度大幅提升,實現了重大的發展突破和轉折性變化。

  20 年來,我國資本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上市公司數量從最早的老八股、老五股發展到現在的2042家,總市值超過27萬億元;上市公司結構也從當初的紡織、貿易等傳統行業、袖珍股為主,到今天涵蓋銀行、能源、電信等眾多關係國計民生的航母級公司。

  20 年來,我國資本市場結構不斷完善,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代辦轉讓系統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框架基本形成,股票、債券、基金、商品期貨、股指期貨等市場交易産品日益豐富。

  20年來,我國資本市場投資者隊伍日益成熟,投資者有效賬戶達到 1.3億多戶,從最初的散戶市場演變到今天涵蓋基金、券商、保險、QFII在內的多層次投資者結構的市場,廣大投資者對市場的認知程度和理性參與意識不斷深化,成為促進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20年來,我國資本市場運行秩序明顯改善,適應我國資本市場特點的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形成,一些制度性障礙和市場風險得以有效化解,各類主體公平利用資本市場的機制逐步形成。

  20 年來,我國資本市場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大幅增強,境內股票市場累計融資3.7萬億元,加速了社會資源向優質企業集中,為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路漫漫其修遠兮,經過幾代證券人的上下求索,中國資本市場用短短 20年的時間走完了成熟市場幾十年、上百年的歷史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逐步成長為一個在法律制度、交易規則、監管體系等各方面與國際普遍公認原則基本相符的資本市場。

  縱觀我國資本市場 20年發展歷程,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內生需求催生了資本市場,而資本市場的發展壯大,也對推動經濟體制變革,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資本市場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支持了實體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資本市場的創建和發展,豐富了公有制的實現形式,為轉換企業治理結構,轉變國有資産管理模式,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提供了重要平臺。

  其次,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豐富了我國居民的投資理財渠道,傳播了社會投資、風險管理等市場經濟觀念,推動了股權文化、公平正義、誠實信用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觀念的普及。

  第三,資本市場增強了我國經濟金融體系的整體抗風險能力。20年來,共有 16家商業銀行、3家保險公司、15 家證券公司通過境內資本市場改制上市,大幅改善了資産質量和公司治理,顯著提高了金融行業整體素質,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提供了有力支撐。

  此外,資本市場提高了我國在國際資産定價中的影響力。隨著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我國資産的市場化估值定價機制逐步形成,上市公司市值開始成為並購、出資、交易的基礎,改變了此前的凈資産定價交易方式,有效維護了我國企業在對外合作中的權益。 期貨市場上,銅、 鋁、 大豆等期貨價格日益成為國際貿易談判的重要定價基準。

  20 歲的中國資本市場固然還略顯青澀,但朝氣蓬勃,每個毛孔裏都迸發出昂揚向上的力量。

  (作者係中國證券報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