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7日 07: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 李建雲
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快速發展,成就斐然。然而,一些人士認為商業銀行仍為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最主要投資者和持有者,債券市場的快速發展並未把風險從銀行體系實質性地轉移出去。筆者以為,這種觀點不盡客觀。
一方面,商業銀行是債券市場的主導者有其歷史和現實的成因。
不可否認,在美國、英國、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保險、基金、公共部門、銀行類金融機構、海外投資者是債券市場的主力,但我國債券市場的投資者結構是由我國經濟金融行業的發展歷程所決定的。我國保險業和基金業起步晚,1979年開始恢復辦理保險業務,1991年發行第一隻封閉式基金,海外投資者因為資本市場的開放問題力量非常弱小,銀行體系從建國以來一直就是我國金融業的最主要力量。近年來,儘管保險業和基金業發展速度遠超銀行體系,但所擁有的金融資源仍然遠不可與銀行體系相比。截至2010年9月底,我國保險業的總資産達到4.8萬億元,基金業資産凈值為2.4萬億元,而銀行業的總資産為90.6萬億元。可見,從擁有的金融資源來看,只有銀行體系最有實力擔當債券市場的主要投資者。
另外,監管規則也制約了保險業和基金業的債券投資業務發展。近年來,保險業、基金業快速發展,但其債券投資業務受監管部門的諸多限制。因此,儘管債券市場快速發展,但保險和基金業在債券投資方面的發展並不順暢。
另一方面,債券市場的發展確實起到了轉移信用風險的作用。
改革開放後一段時間內,由於債券市場發展嚴重滯後,股票市場發展艱難,我國金融資源的配置幾乎完全由銀行信貸渠道實現,因此銀行體系幾乎聚集了全部的信用風險。1997年銀行間債券市場建立後,我國債券市場進入快速發展軌道,特別是2005年以來信用債券市場快速發展,部分社會融資需求得以由債券市場滿足,信用風險開始向銀行體系外轉移。截至2010年11月底,銀行體系債券持有規模約佔市場存量的72%,即有近三成的信用風險轉移出了銀行體系。
不僅如此,債券市場的風險分擔結構正在“量變”。
隨著我國經濟保持較快的增長,保險、基金、證券等非銀行類金融機構迅速壯大,銀行體系獨力承擔債券市場風險的格局,正逐步向銀行、保險、基金、證券、個人投資者及海外投資者等合力承擔的格局轉變。截至2010年11月底,不考慮特殊結算成員,保險、基金、證券和個人投資者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持有債券的託管量佔比已從1999年底的2.87%、0.11%、0.03%和0提高到的10.50%、6.57%、0.75%和0.91%,而商業銀行的債券託管量佔比則從1999年底的92.79%下降到76.76%。
同時,銀行體系內部承擔債券市場風險的結構趨於分散化。隨著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及外資銀行等力量的壯大,以往全國性商業銀行主導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狀況也正在改善,風險在銀行體系內部分擔的更為分散。從佔據我國債券市場主導地位的銀行間債券市場來看,2010年11月底,全國性商業銀行持有債券的託管量佔比從1999年底的87.07%下降到66.59%,而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及外資銀行持有債券的佔比逐步上升。
隨著保險、基金、證券及個人投資者的進一步壯大和參與債券深度的擴展,以及債券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銀行體系在債券市場中一枝獨大的現狀會進一步改觀,債券市場的風險分擔結構必定將會由“量變”躍向“質變”。而這個轉變的快慢則取決於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發展速度和參與債券市場的廣度和深度。
可見,發展債券市場確實轉移了銀行體系承擔的部分風險,而且,發展債券市場正是改變銀行體系在我國金融體系和債券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這一狀況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們應該繼續堅定不移地大力發展債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