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6日 13: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企業家
騰訊與360的戰爭將中國互聯網黑色基因一面揭露到淋漓盡致。這個産業不乏“大公司”,但誰能成為“偉大公司”?
採訪 | 張思 《中國企業家》記者 何伊凡 袁茵 潘虹秀 文 | 《中國企業家》記者 何伊凡 袁茵 編輯 | 李岷
“‘艱難的決定’真的是很艱難。如果是你,有更好的辦法嗎?”馬化騰按照本刊攝影師的要求,用十幾秒鐘做出了一個微笑的表情。
兩天后,攝影師請周鴻祎站在一排靶紙下—那是他的氣槍成績,看起來,槍法不錯。他猜出了我們的用意,拒絕,而是和新買的兩個碩大音箱站在一起。“(做英雄)我想過,可現在更多想會不會成為烈士。”
“全民公敵”騰訊,“理想主義戰士”360,兩位中國互聯網業“第一次世界大戰”(又稱3Q大戰)的主角,都覺得很冤很憤怒。對360和周鴻祎來説,騰訊之惡在於搞壟斷、扼殺創新,而在馬化騰口中,360之惡在通過“感染”QQ玩下三濫的不正當競爭。總之對方是惡的化身,自己則是用戶利益與行業正義的代言人,用馬化騰的話説,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
但什麼是用戶利益,什麼是惡?
當Google率先創造出“不作惡”的信條,固然猶如神啟般為擁有海量用戶數據信息的互聯網公司立下禁行線,卻也是一道曖昧空洞、定義遊移的謎題。
2010年1月,3Q大戰還在醞釀氣氛時,喬布斯在內部員工集會上發飆,將谷歌的“不作惡”原則指為“狗屎”。谷歌進入了手機市場,“毫無疑問想要殺死iPhone,我們不會讓它得逞。”
兩個月後,由於蘋果公司禁止Adobe公司的FLASH軟體應用到iPad和iPhone上,Adobe刊登廣告併發佈公開信指責蘋果公司扼殺競爭,它在投放的廣告中稱:“我們喜歡蘋果。我們不喜歡的是禁錮你自由選擇的人”。“問題的實質在於:究竟是誰在控制互聯網?我們認為是每個網民,而不是哪一家大型公司。”
互聯網公司之惡,不是傳統産業裏的黑磚窯,也不是往牛奶裏放三聚氰胺,反之,它們紛紛表現得很愛用戶;另外,在公司與創業者的財富創造方面,中國互聯網依然保持著它陽光一面,沒聽説誰轉移資産、拿銀行貸款不還。事實上,在矽谷,“作惡”有時是被守成者拿來貼到創新者挑戰者臉上的標簽,有時是進攻者挑戰壟斷的武器,在中國也一樣。
但跟矽谷不一樣的是,當矽谷兩三年就能出一撥富有想象力與創新性的商業模式與大公司,從而推動互聯網應用不斷升級時,充斥中國互聯網的卻一直是近於抄襲的模倣、口水戰、江湖氣、殺伐氣,總之,是循環不已的低層次競爭。玩家們感到厭倦,可又離不開。
要説“惡”,這是中國互聯網最大的“惡”。
恐懼之戰
環環相扣的恐懼引起了這場戰爭。彼此都認為對手歷史上又不乏“作惡”的記錄,非但有“作惡”的動機,而且有“作惡”的實力,更關鍵的是正在“作惡”,為其自保,於是“以惡制惡”
馬化騰反復強調一句話:不採取措施(讓用戶在360與QQ之間“二選一”),QQ可能三天內全軍覆沒。
【360“扣扣保鏢”的推出,徹底激怒了馬化騰。他強勢出擊,招致諸多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