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6日 08: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文華財經
文華財經(編輯整理 劉小雷)--據上海證券報12月16日報道,11月初,央行行長周小川在財新峰會上的一番將“熱錢”引入“池子”的言論引起市場的廣泛猜測和討論。時隔一個多月後,周小川于12月15日晚間首次正面解讀了“池子”,他同時指出,近兩年來貨幣供應量明顯加大,衡量貨幣供應量的標準是核心CPI。
周小川説,典型的池子是外匯儲備,但是儲備有不同的板塊,這些板塊也可以分成不同的池子,一些是保證進出口支付的;一些是為外資企業的分紅預備的;一些則是為“熱錢”準備的,它們進來後央行100%對沖掉,總量上不要對國民經濟産生負面影響,但是從個體上我們並沒有阻止它們賺點錢。
目前市場有言論認為,中國存在貨幣超發的問題。周小川表示,一方面,高儲蓄國家和低儲蓄國家的廣義貨幣佔GDP的比重不一樣,中國是高儲蓄國家,因此M2佔GDP比重高。另一方面,在間接融資佔比高的情況下,廣義貨幣佔GDP的比重就高,美國是典型的直接融資發達的國家,而中國間接融資比重大,因此拿中國的M2跟美國的比不太恰當。
他認為,一定要明確“超發”的概念。貨幣超經濟發行是傳統計劃經濟的概念,因為那時候價格是固定的,用價格乘以實物量就是貨幣需求量。同時,那時候也沒有金融市場和服務市場,因此如果用那時候的概念是有問題的。
從現在的角度,衡量貨幣供應量偏多還是偏少的標準是核心CPI,因為有些價格跟貨幣聯絡較少,比如進口的大宗商品、氣候或者其他原因産生的物價變動。
周小川説,我們必須正視近兩年為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而造成的貨幣供應量明顯加大。2008年以來,我們採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即“出拳要重,出手要快”,所有這些舉措不可能沒有超調,關鍵是這個週期一旦進入拐點時,要及時轉變方向進行調整,使其不太過分,一方面達到成功抗擊危機的目的,同時副作用又不太大。
今年以來面對市場流動性偏多的狀況,央行多次採用準備金工具。周小川表示,要觀察整個經濟系統流動性産生的來源,如果是由於貿易順差的恢復和增長,或者資本流入的增長,或者FDI的增長,這個時候即便沒有較高的物價上漲,也需要加大對衝力度,因此這個工具的作用具有不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