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6日 08: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物價可以逐漸穩住 GDP結構比總量重要
人民網昭通12月15日電 (康靜 徐元鋒)“我們可以相信,通過一系列的工作,物價可以被逐漸穩住。”15日,北大教授厲以寧在“第三屆中國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戰略論壇”上説。在雲南昭通舉辦的這個論壇上,厲教授談了自己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GDP、物價、擴大內需、就業、地方債務等5個問題的看法。
厲以寧説:“要樹立這樣的觀點,GDP總量固然重要,但結構更重要。”厲教授以鴉片戰爭為例説,鴉片戰爭的時候,中國跟英國相比,中國的GDP比英國大很多,但中國龐大的GDP是什麼構成呢?是糧食、棉花、茶葉等各種農産品,還有手工製造的各種産品;而英國主要是鋼鐵、蒸汽機、各種機器設備比如火車輪船。這樣一比,英國雖然GDP不如中國,但是結構是符合了當時技術前進的方向。
“所以説我們要轉變經濟方式,結構包括經濟結構、産業結構、産品結構也包括人力資源結構”,厲以寧説:“人才強國首先強調是人力資源結構要合理。”
最近幾個月以來,物價一直在上升。厲教授認為,上漲主要因素是農産品價格上漲。“農産品價格上漲有它的一些原因,比如説城市周圍沒有菜地了,誰種菜?北京吃菜是從山東、海南調來的,物流成本就高了,當然就貴了”,他説。厲以寧還認為,西方發達國家是兩種農産品儲備:一個是國家儲備,一個是商業儲備。“而我國只有一種儲備就是政府儲備,國家要儲備的東西是有限的;但有了大量的商業儲備,短期之內出現問題不會有驚慌”,他説。厲教授還認為,要打擊那些炒綠豆、大蒜、蘋果等囤積居奇的做法。他説:“我們可以相信,通過這樣一些工作,物價可以被逐漸穩住。”厲以寧認為,擴大內需就是要提高勞動者收入,其中提高農民收入包括國家收購農産品的價格要提高,國家給農民各種補助增加。但關鍵問題在哪?厲教授回答:要找撬桿,給農民發産權證能擴大內需。沒有産權證,農民想抵押房子沒有辦法抵押,出租的話還有風險。他還説,假定農民的工作都能夠出租,就能夠緩解城裏的住房問題。
就業問題怎麼樣來解決?厲以寧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大力扶持民營經濟,大力扶持微型企業。現在全國有3000個個體工商戶,1000萬家中小企業都是民營企業,費用減小一點,稅率低一點,全國一下就可以增加6000萬工作崗位,每個企業增加幾個人,又是好幾千萬。鼓勵微型企業有利於帶動大學畢業生、農民工、退伍軍人、下崗工人、殘疾人、庫區移民等全民創業。
厲以寧認為,地方債務實際上把還債退,這屆政府推給下一屆政府,再留給下一屆政府,這些都不能解決問題。解決這個問題,要成立城鎮公益事業基金,政府出一部分錢作為基金,然後機構投資者投入,然後發債券,“從民間大量籌資,就解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