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銀行理財要留心 細摳合同不吃虧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5日 09: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江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現在網消息 本報訊(記者 楊金金通訊員徐珊珊)不斷走高的CPI讓市民開始考慮購買理財産品來彌補存款的“縮水”,但是繁複的理財合同太難懂?市民肖先生就是因為購買外幣理財産品時未看清合同,導致三年虧損15萬,連本金都拿不回來(本報上周曾做報道)。針對這類疑問,本報特邀理財專家為大家釋疑。

  “不買自己弄不明白的理財産品。”理財專家提醒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産品,要精研其中三大關鍵:收益類型、預期收益、提前贖回或終止。投資者一定要充分考慮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到謹慎投資。

  一看風險:是否保本要弄清

  目前,市場上的理財産品有保本與不保本兩種。對穩健的投資者來説,最關心的就是本金是否能夠保證取回。一般保本類理財産品的投資風險相對較小。銀行能夠保證在到期日向投資者支付不低於100%本金的款項。但如果投資者要提前贖回,則不能保證。而且,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産品存在零收益的風險。

  對於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的理財産品,投資者要更為慎重,該類産品既不承諾保本,也不承諾保證收益,投資者要對其中的風險有比較好的認識,才能確定是否購買該類理財産品。

  二看收益:預期收益看明白

  預期收益高的理財産品,往往能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關鍵在於投資者要知道達到這個預期收益率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投資股市,最高收益率可達300%,但在上千隻股票中能選中那一隻股票的概率太低。因此,投資者要明白最高收益只是一種預期的可能性,不代表實際收益。

  另外,理財産品一般所標的收益率是年化收益。以某銀行理財産品為例,産品到期後,扣除銀行理財銷售費、託管費等費用後,每萬元的凈收益為2072元,即該産品累計收益率為20.72%。此時,銀行方面公佈的該産品收益率就是21.55%。其計算公式為:年化收益率=實際收益率/351天365天=21.55%。

  三看期限:贖回、終止需了解

  理財産品首先是流動性風險,因為在一定的期限內,投資者沒法贖回資金。如果投資者需要提前贖回或終止,投入資金將會受到影響。

  理財産品不等於一般定期存款,投資者應確信在投資期間不使用投資本金。如某款理財産品投資期限是351天,那麼在這351天中,投資者沒有辦法贖回。即使是可提前贖回或終止的理財産品,如果因為市場利率變化等因素出現大規模贖回,也可能影響該産品的流動性,投資者不一定能在其希望的時候將理財産品全部或部分變現。另外,投資者的贖回或終止理財産品的請求,可能會導致以很低的價格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