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單一銀行理財品難抗通脹 專家建議“兵分多路”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5日 09: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請問,我現在投資什麼比較合適?”

  “幾乎每天我都要回答很多客戶這樣的問題。”一位銀行理財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11月的CPI站上5.1%的高位,加劇了一部分投資者對投資渠道選擇的憂慮。銀行理財産品,也是他們關注的投資渠道之一。

  銀率網理財産品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認為,高通脹給銀行理財産品帶來了創新與發展的機會。中資銀行在結構性産品設計與創新上較外資銀行會有些劣勢,通貨膨脹的大環境對銀行理財産品的設計合理性以及風險控制能力都是一個考驗。

  “短打”仍是主流

  “目前銀行發行短期理財産品比較多,也比較受市場歡迎。”當記者問及銀行理財産品如何應對通脹時,上述銀行理財師如是告訴記者,短期類理財産品依然是銀行未來的主要選擇。

  記者採訪的多數銀行理財師或者理財專家都建議,投資者應該選擇中短期、穩健的銀行理財産品。如果將10月份與11月份的銀行理財産品分期限做出直線圖比較,可以比較直觀地看出,銀行在11月份發行的短期理財産品環比增幅遠遠大於中長期産品。

  不過上述銀行理財師表示,銀行的短期産品發行較多,但是收益率卻差異巨大。根據記者的不完全統計,新近發行的3個月以內的短期銀行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最高的可以達到3.75%,而最低的則為1.78%,其餘大部分的預期收益率都在2%上下浮動。

  “這種收益率的設計能力,主要是由於銀行設計理財産品時對利率以及存款準備金率調整的反應速度不一樣。”該理財師表示。

  那麼,在通脹背景下,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銀行理財産品?

  “在通貨膨脹背景下,我們建議投資者,可以將有限資産配置於流動性較好或是有抗通脹能力的銀行理財産品。”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副所長羅志華表示。

  在銀行理財産品的選擇上,他有兩點建議。首先是選擇收益率相對較高的短期産品、滾動式産品、開放式産品,代替活期存款。

  “其次,可以選擇間接挂鉤物價的結構性理財産品,如挂鉤消費類股票、醫藥類股票、石油價格等結構性理財産品,一般這類挂鉤産品在通貨膨脹背景下都有不俗表現。”

  高凈值客戶可選渠道更多

  然而,在通脹背景之下,銀行發行的理財産品對於小金額客戶與高凈值客戶的影響是不

  同的。

  “在通脹背景下,高凈值客戶選擇投資的渠道更多,而小資金客戶為了規避風險往往不會選擇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産品,其選擇偏穩健。”上述銀行理財師告訴記者。

  銀率網理財産品分析師對記者分析,CPI高漲對於普通銀行客戶來説,沒有變化。但是對於高端客戶而言,中外資銀行理財産品發行趨勢或有所不同。

  “對於高端客戶,中資銀行多推出投資類信託産品。外資銀行依舊是依靠自有的投資優勢,做結構性産品。”該分析師表示。

  他指出,中資銀行推出的投資類信託産品,會涉及到投資者、銀行、信託公司、投資諮詢公司四方。操作流程是投資者把資金交給銀行,銀行把募集資金借用信託公司平臺以優先級的形式投資于二級市場,進行股票投資;投資諮詢公司作為資金管理者負責具體的選股。

  “高凈值投資者可投資于信託、私募、PE、收藏等風險和收益率均比較高的投資品種,但這類投資品種的起點較高,不適合普通老百姓。”羅志華也表示。

  注意“抗通脹”概念誤區

  “目前而言,‘抗通脹’産品更多的只是銀行的一種宣傳方式,事實上現在的銀行理財産品中沒有真正意義上可以抗通脹的品種。”銀率網上述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根據銀率網的數據統計,歷史上的確有一些産品跑過了CPI。2007年,銀信合作發行打新股産品,到期收益一般在13%~20%左右,遠超CPI。但是隨著股市的調整,新股破發,這類産品已經絕跡。

  徽商銀行發行的信貸類産

  品,九越理財銅都建設(三期)人民幣理財産品到期收益6.6%,“雲南城投水務單一資金信託”1號人民幣理財計劃的實際收益達到5.6%,目前來看也跑贏了CPI。不過現在信貸類産品受限,發行量減少,而且收益也不高。

  在結構類産品中,恒生銀行步步穩OTZR57,到期實際收益13%;中銀進取09005A人民幣黃金挂鉤産品到期實現14.66%的收益。

  “但是結構性産品到期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的不多,主要還是看産品的設計,收益的計算方法,産品設計之初對市場的判斷和産品運行期間市場的方向走勢是否一致。”上述分析師表示。

  他分析認為,抗通脹主要是産品的預期收益率比較高,比如5%,可以跑贏通貨膨脹;另一種觀點是,挂鉤通脹下最有升值潛力的商品,比如説金屬,農産品等。

  對於銀行理財産品這種 “抗通脹”的概念,該分析師還提出三個投資者容易走入的誤區。一是,由於CPI每個月會變化,現在看上去可以抗通脹的産品,到期不一定能夠跑贏通脹;二是,銀行理財産品的實際收益並不等於預期最高收益,如果産品到期零收益,或出現本金虧損,還不如銀行定存;第三是挂鉤標的的價格上漲不等於産品一定能夠獲得高收益。結構性産品除了看挂鉤標的的走勢,還要看産品的設計和收益的計算。

  “投資于單一銀行産品,很難實現抗通脹,只有整合資産,多元化投資,才能更好地分散風險,提高整體收益來抗通脹。”於是該分析師建議投資者,銀行理財産品投資宜長短期結合,在明年第一季度主要以6個月以內的短期理財産品為主,兼顧配置1年期保本型理財産品。同時,關注結構性産品和投資類信託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