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國官員選任制度改革提速 年輕官員嶄露頭角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3日 13: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2010年4月,中共中央決定:張春賢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委員、常委、書記。王樂泉兼任中央政法委副書記;不再兼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圖為張春賢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四次主席團會議資料照片。中新社發任晨鳴攝

  中央和地方雙向交流任職、從基層遴選公務員、工人農民報考國家公務員、基層官員集體“充電”……2010年,中國在官員選任制度改革方面打出的“組合拳”,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從公務員的選拔,到各級黨政官員的晉陞,每一項改革的試點或推進,都彰顯出中央對基層工作經驗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年輕幹部融入基層,也讓越來越多有能力的幹部從基層脫穎而出。有評論稱,這一系列的動作,目的都是讓公務員“接地氣”。

  亮點之一:交流、輪換

  中央地方雙向交流任職首試東西部交流力度加大

  今年,多名年富力強的中央部委司局級官員赴各省份任職,與此同時,亦有一些地方官員赴中央部委履新。這是中國首次在官員任免上嘗試中央與地方雙向交流任職。分析認為,中央與地方的幹部雙向交流、循環流動,有利於增加幹部的成長閱歷與經驗,有利於優化幹部隊伍整體結構。

  據了解,今年中組部從54個中央部委選派66名中青年幹部到地方任職。從名單來看,基本都屬於“60”後官員,年富力強,而且學歷高。到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任職的有48名,擔任市縣委書記21名、市長20名,其中9名市委書記人選都安排在中西部地區。按照“進一齣一、統籌安排”原則,接收交流幹部的省區市也將選派廳局級官員到中央和國家機關交流任職。

  觀察人士注意到,此次幹部交流出現了一個新變化,不是以往的“交流挂職”,而是“交流任職”。從“挂職”到“任職”,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內涵卻大為不同。很多專家和學者認為,這是幹部管理制度的一個新探索。

  除了中央和地方的交流以外,今年,各地方的黨政官員交流、輪換也頗為密集。栗戰書從黑龍江調任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從江蘇調至貴州任省長,徐守盛從甘肅調至湖南任省長,原河北省委副書記車俊調任新疆區委副書記、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政委,原山西省委書記張寶順接替王金山任安徽省委書記……

  媒體分析稱,多省黨政一把手進行了一次“東西大挪移”,並指出,這種人事調整,凸顯出在“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下,東西部幹部交流力度的加大,以有過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工作經驗的官員去帶動西部省份的發展;而經過了曾在西部和邊遠地區工作歷練的官員,也得到中央的重視。

  亮點之二:“公選”浪潮

  地方公選幹部級別不斷提高中央機關試點公開遴選

  探索更公平公正的幹部公選方式,也正成為中國各地幹部制度改革的目標。今年以來,官員公開選拔的新聞在各地常見諸報端。北京、浙江、新疆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均面向社會公開選拔廳局級官員,官員層級比往年有所提高,數量也創歷年之最。

  公開選拔官員,需面向社會公開報名,考試與考察相結合。相比委任制、選任制和競聘上崗等選用制度,公開選拔制度提高政府部門選人、用人的透明化與公信度,也激發了官員的活力。去年底,中共頒布《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規劃綱要》,公開差額選拔幹部職位的高官化,正逐漸成為幹部選拔的趨勢。

  有評論稱,隨著“公開選拔”力度越來越大、級別越來越高、範圍越來越廣,從中央到地方,公開選拔選聘正改變著中國官員的晉陞格局。

  國家公務員局今年也首次在中央國家行政機關開展公開遴選試點,從省級及以下機關遴選優秀公務員到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工作。外交部、教育部等11家部委機關參加了今年的試點,計劃遴選30人。

  據了解,統招的公務員年輕,雖然了解最前沿的知識,但大多缺乏工作經驗,許多應屆畢業生還要經歷從學生到公務員的心理過渡期。遴選出來的公務員了解基層,在制定、完善政策時能提供許多有價值的信息。此外,由於他們在基層大多擔任領導職務,組織協調能力強,對機關的工作程序也很了解,上手非常快,幾乎沒有適應期。

  觀察人士指出,雖然目前公開選拔幹部所佔的比例仍然很小,但隨著選拔幹部制度的日益完善,將有更多的官員職位進行公開選拔,而公開選拔也將在今後成為常態。

  亮點之三:集體“充電”

  基層官員大規模集訓提升執政能力

  2010年,中央大力推進基層幹部集體“充電”,鍛鍊基層幹部聯絡群眾、解決群眾問題的能力。培訓的內容基本都與近期的社會形勢有關,如突發性事件的處理、城市化與城市現代化等課題,都納入到了講課內容。

  今年,中央黨校集訓密度空前,甚至由中央高層親自授課。全國縣委書記、公安局長、公安監管總隊長、信訪局長、紀委書記先後赴京走進中央黨校,接受大規模集體培訓。時間雖短,但培訓的成效卻是顯著的。培訓課程的設置上充分體現了實效性、針對性,並且很注重培養學員的執政能力。有學員用“解渴”來形容參加培訓感受。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曹義孫高度肯定基層官員輪訓的必要性。他説,基層幹部在專家學者的指導下對棘手的社會問題個案進行研究,對他們的執政能力是很好的鍛鍊。

  除中央黨校舉辦幹部培訓班外,今年,中組部在井岡山幹部學院、延安幹部學院舉辦了4期中青年幹部黨性教育專題培訓班,每期100人。在授課方式上,除了正常專題教學外,還包含了重走朱毛紅軍挑糧小道等體驗式課程。上海世博會期間,中組部還首次以“城市化與城市現代化”為主題,在中國浦東幹部學院舉辦專題培訓班。

  今年3月,中組部還會同中央直屬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正式啟動中央和國家機關司局級幹部自主選學試點,15家試點單位的2000多名司局級幹部參與。據悉,作為培訓單位的學校,既包括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防大學等承擔組織調訓任務的學校,也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等學校培訓基地。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于鴻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這些司局級領導幹部多數受過大學教育,但當今這個時代知識折舊的速度很快,要適應工作的需要,還得不斷“充電”,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

  今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2010─2020年幹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對中國未來十年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進行戰略部署。媒體分析稱,中央對幹部教育培訓改革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國培訓官員模式轉型已是大勢所趨。

  亮點之四:打破身份界限

  工人農民可考國家公務員

  在2011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招考中,開始試點招錄優秀工人和農民。而此前,二者長期被排除在“國考”隊伍之外。專家指出,這不僅是中國組織人事工作的一大新亮點,更是一種選人理念的突破,體現政府“不拘一格選人才”的新風。

  北京大學中國職業研究所所長陳宇指出,公務員是為全體公民提供公共服務的人,他們最需要的是了解基層信息。工人、農民長期紮根基層一線,最了解基層情況,對群眾疾苦感同身受。

  從報名情況看,共有171名工人、農民報考了海關、國稅、鐵路公安系統的定向招錄職位。不過,有專家認為,這些考生在對行測、申論等題目的適應性上會有困難,被錄取後,如何完成角色轉變,也需要進行一些針對性訓練。

  公務員招考明確向一線工人和農民開放試點,在中央層面尚屬首次,而在地方層面則是先行一步。此前,山東、河北、四川等少數省份嘗試了這項改革。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吳德貴透露,國家對地方招錄工農公務員給予肯定,因此今年中央部委也開始試點。

  各地也紛紛跟上步伐,醞釀從工人、農民中招錄公務員。今年國慶期間,廣州市3100多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大學生村官和外來務工人員,參加了當地的街鎮領導幹部和基層公務員考試。甘肅省今年也制定了從生産一線工人、農民中考試錄用公務員工作的總體方案,確定12月底前展開試點工作。此外,陜西、湖北、重慶等多地也正在探索從優秀工人、農民等生産一線中考錄公務員的辦法。

  亮點之五:年輕官員嶄露頭角

  70後80後官員涌現 60後漸成中堅力量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幹部走入公眾的視野。2009年,29歲的市長周森鋒、25歲的團市委副書記孫靚靚曾“紅極一時”。今年,各地公選出的年輕幹部中,“70後”、“80後”更是如雨後春筍。

  35歲的元方成為四川省最年輕的副市長(地級市),此前他的職務是西安航天基地經濟商務發展局局長;山東新泰市新提拔的7名副局級幹部中6人是80後,其中1986年7月出生的王然今年僅23歲;毫無“政治背景”的“80後”售樓美女田佳,以“體制外”的打工人身份考上了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招商二局副局長;今年28歲的羅煒陽經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擬推薦擔任海南省儋州市財政局副局長(副處級)……

  針對年輕一代官員容易遭到公眾的“習慣性質疑”,有評論指出,這是中國官場“潛規則”使然,實質是公眾對社會公平正義,法制有效作為,政務信息公開透明的質樸渴求。網友則評論稱,年輕點不要怕,能力本事是關鍵。公眾的質疑對新任官員是好事,有助於公開官員任用的細節,把官員的選拔置於陽光下,也可以教會他們如何面對信任危機,以及如何化解危機。

  除新興力量以外,中堅力量也日趨年輕化。今年,中國多個省區或省部級黨政機關進行人事調整引人注目,“60後”越來越多開始出任地方“一把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中的“60後”省部級領導幹部,已突破百人,“60後”漸成省部級高官的中堅力量。

  “‘60後’省部級官員能夠脫穎而出,主要得益於黨的幹部年輕化戰略。”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毛壽龍(微博)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則指出,“60後”官員這兩年集中履新,説明中央為幹部儲備所做的工作在不斷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