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評論:高成長是新股高價IPO的“皇帝新衣”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3日 11: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新股發行改革,越改越讓人找不到北了。

  12月8日,廣東湯臣倍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其最終確定首次公開發行A股價格為110元/股,對應市盈率為115.29倍。這一數字,打破了創業板誕生以來的發行價紀錄,湯臣倍健也就此成為創業板市場中首只發行價過百元的“新貴”。不少市場人士笑言,湯臣倍健賣的是保健品還是起死回生的“仙丹”?

  機構追捧湯臣倍健的理由當然是高增長,數據顯示,2007年—2009年,公司實現收入複合增長75%,凈利潤複合增長107%,公司自主生産比重由20%提升至90%,帶動盈利能力提升。但是筆者困惑的是,這樣的數字是怎麼創造的?過去的高增長能否在未來複製?

  在週末的南方財富大講堂27講的活動上,一位在8年創造了432倍收益率的成功香港投資人告訴筆者,他的一大原則就是不碰上市不到3年的股票,“害怕裏面有水分,上市後要還舊賬”。筆者沒有證據,不敢質疑湯臣倍健的過去3年的數據有問題,但是這樣漂亮的數據,還是讓筆者看得心驚肉跳,也擔心未來能否繼續這樣快速的增長。

  國內的投資人喜歡給予成長股高溢價。實際上,成長股投資的鼻祖費雪先生在《如何選擇成長股》中,很大的篇幅介紹的是“保守型投資者夜夜安枕”。歸根到底,投資者成功只取決於兩點:第一,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的複利;第二,溢價多少買入。

  對於股票價格而言,重要的不是過去,而是對於未來收益的折現。給與湯臣倍健115倍發行市盈率,暗含對於公司未來的成長預期是未來三年複合增長率在115%以上。保健品市場是否能實現這樣的神話?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從保健品起家的健康元董事長朱保國先生多次向筆者提及,保健品的生命週期太短,之前的紅桃K、三株就是明證,所以他想盡辦法才轉到醫藥主業上來。

  相信機構投資者不是不懂,只是“潛規則”在作怪。資料顯示,在參與詢價的206家機構中,報價超過100元的基金及其管理的社保和年金組合的數量達到了93隻,佔報價過百的132家機構當中的七成。

  如果湯臣倍健真有這麼好,既然詢價已經向陽光私募基金開放,為什麼他們不積極參與?而基金經理們為何敢報出這麼高的價格?如果機構投資者在參與詢價的時候,必須拿出部分自有資金參與,並且鎖定三年,恐怕情況會發生變化。

  筆者相信,“萬有引力”終將發揮作用,創業板新股的瘋狂終有一日要歸回常態。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無力去改變規則,那就保護好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