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加息週期下壽險企業如何生存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3日 09: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加息對於壽險公司而言,可謂喜憂參半。高度依賴投資收益貢獻經營利潤的壽險公司,可以在投資領域分享加息的成果,協議存款利率和債券收益率都將攀升。

  不過,硬幣的另一面卻是——加息後,2.5%的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已經和傳統壽險預定利率持平,傳統壽險收益的劣勢再度凸顯。加之分紅險本就不高的分紅水平、逐月下降的萬能險結算利率,壽險産品在收益方面的競爭力頓顯蒼白。

  今年7月,保監會發佈《關於人身保險預定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傳統壽險預定利率將由保險公司按照審慎原則自行決定,這意味著實施11年的2.5%這一傳統壽險預定利率將被突破。不過,近5個月的市場現狀表明,預定利率市場化“只聞樓梯響”,市場上至今仍沒有出現突破2.5%預定利率的傳統壽險新産品。

  國壽、平安、太平洋人壽等大型壽險公司經歷過1999年之前的高利率市場發展,雖擁有了市場,卻留下了利差損的傷痛,背上了包袱。如果預定利率不變,還可以在銀行儲蓄、國債投資等渠道獲利,填補一部分利差損的窟窿。但如果要實施市場化,補窟窿的算盤將會落空。

  實際上,除了壽險産品的收益競爭力急需外,在加息週期下,壽險企業將面臨的挑戰是全面的,這從即將過去的2010年裏,外資與中資壽險公司均頻繁發生的股權更替上可見一斑。

  今年4月,首創安泰人壽50%股權被北京銀行收購,荷蘭國際集團仍持股50%,首創安泰人壽正式更名為中荷人壽。今年9月,北京銀行與ING又分別出資2億元,增資中荷人壽,中荷人壽註冊資本金從9億元變更至13億元。

  新華人壽日前也再次出現股權變動。原新華股東上海亞創和博智資本分別轉讓了新華人壽9%和4.5%的股份,石藥集團、富登金融和渣打銀行則分別購入新華人壽9%、3%和1.5%的股份。新華人壽此舉可看作是其增資擴股、提高償付能力、謀劃A+H股同步上市的又一舉措。

  站在消費者角度縱觀我國目前的壽險市場,中資壽險佔盡天時地利,消費者對外資險企文化背景、服務理念的“認生”。在日益競爭激烈的我國市場背景下,外資險企目前面臨著在華全面本土化的挑戰。中荷人壽總經理張劍峰在回答記者關於本土化這一話題的採訪時表示,結合中方股東北京銀行強大的渠道資源、客戶資源、資金後盾以及管理經驗,中荷人壽將開發更多的適合內資銀行理財客戶、適合本土客戶理財需求的産品和服務,擴大市場份額,全面實現公司發展戰略的本土化升級。

  總之,隨著CPI的進一步飆升,通脹壓力短時間內仍有增無減,中國經濟將挺進加息週期,這對於傳統儲蓄替代型壽險産品的衝擊自然不必説,但從保險業投資收益因此水漲船高、壽險企業産品結構調整力度加大的角度來看,加息總體利好保險業。那麼,在此前提下,我國壽險市場將迎來空前的發展機遇。

  同時,壽險行業也將面臨更加嚴峻的競爭格局。因此,除了對專業人才、公司運作模式以及服務理念等方面的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實踐,如何把握有利機遇、適時推出更加人性化、個性化産品服務,同樣是時下壽險企業的必修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