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第一觀察:中國通脹風險“兵臨城下”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2日 07: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電 題:中國通脹風險“兵臨城下”

  中新社記者 周銳

  中國統計局周六發佈11月份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數據。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漲幅較10月份再上一步,突破5%。這一局面超出大多數經濟機構和專家的預測。

  由於去年物價的低點在6、7兩月,人們此前普遍認為,CPI今年呈前高後低之勢,在7、8月見頂後,將隨着翹尾因素的減弱逐漸回落,全年控制在3%左右。

  想象中的“拐點”遲遲沒有到來。2月份,CPI漲2.7%,利率開始實際為負;5月份,CPI漲3.1%,首超全年控制目標;10月份,CPI漲4.4%,食品價格持續高燒。

  伴隨着CPI的攀升,民眾的感受愈發強烈。“蒜你狠”、“豆你玩”迅速成為社會熱詞。有人抱怨説“用不起蘋果四代(iphone4),也吃不起四袋蘋果。”

  本輪價格上漲,引發了官方的高度關注。中國央行34個月來首度加息,並在30天內,連續3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貨幣政策回歸穩健的同時,國務院出臺“國十六條”,打出調控物價組合拳。隨後,發改委“五論”物價,緊急部署各地“穩價安民”。

  雖然物價調控措施密集出臺,但11月份CPI依然“破5”,創28個月新高。通脹由預期轉化為現實壓力的風險目前已經兵臨城下。

  周六統計局召開發佈會後,發改委少見的在其官方網站上對當前價格形式作出“補充説明”。

  其相關負責人指出,隨着穩定物價相關政策效果陸續顯現,翹尾因素繼續減弱,12月CPI的漲幅將回落至5%以內。

  對於CPI上行之勢是否會就此逆轉,該負責人並沒有太多提及。他表示,由於10月、11月份新漲價因素較多,明年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仍將高位運行。

  從某種意義來説,新漲價因素比CPI“破5”更讓人擔憂。此前物價上漲主要推手鮮菜的價格本月環比下降1.9%,但食品價格仍環比上漲2%。在食品價格外,非食品價格也連續第2個月出現攀升。

  好在蔬菜價格目前已明顯回落,糧食、食用油價格開始趨穩,生豬出場價連續兩周下降。面對季節性因素和游資炒作所導致的食品價格上漲,官方增加供給、打擊投機、發放補貼的做法效果顯著。

  但如果把視線再放遠,進入2011年,國內流動性過剩影響的繼續顯現,美國量化寬鬆帶來的輸入型通脹壓力,再加之勞動力價格的持續上漲。中國通脹風險將持續存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目前正在北京召開,對於宏調“棋局”何取何舍,學界建議“因時而動”。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個始終不變的基調。因為這既是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也是實施擴大內需和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前提。

  現在,離2011年已不到一個月時間,伴隨着通脹預期的升溫,“資源價格改革”這一結構調整的關鍵舉措正被迫放緩步調。一葉而知秋,中國要想在“十二五”開局年起好步,加速戰略轉型迎來下一個增長周期,首先得打起十二分精神解決當下的通脹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