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等待2010年最後一次加息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0日 09: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貨幣政策轉向得到明確確認,這意味刺激政策退出,防範通脹成為當前重中之重。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中國明年的貨幣政策立場將從目前的“適度寬鬆”回歸“穩健”。貨幣政策轉向終於得到明確確認,這意味刺激政策退出,防範通脹成為當前重中之重。

    在此背景下,本將在13日公佈的11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臨時提前到本週六公佈。通常而言,中國人民銀行都會在宣佈CPI數據之前宣佈加息,與此同時,8日人民銀行公告3年期央票停發,這些使得本已山雨欲來的加息預期一時風聲鶴唳,令短期市場緊縮預期驟然升溫。

    根據路透社的調查,中國11月通脹率或同比上漲4.7%,創出過去27個月以來的新高。這與權威媒體綜合30多位分析師預測結果相符。媒體紛紛預測,本週末前後中國將迎來一個升息敏感窗口。

    然而,根據央行多年來出其不意的行事作風,加息未必會在本週末。只是,面對仍處高位的通脹形勢,加息只會是早晚的事。

    CPI連超警戒線通脹壓力大

    在國家統計局即將公佈11月份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數據之前,已有媒體進行調查,顯示23家金融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預測,11月CPI繼續攀高至4.75%,刷新年內高點。

    今年以來,在成本推動和輸入型通脹的共同作用下,CPI持續走高,已連續10個月出現實際負利率。11月11日,國家統計局披露,10月份CPI漲幅4.4%,已創出25個月新高。若以3%作為衡量通脹的程度,近幾個月的物價上漲幅度,也已超出溫和通脹範疇。

    雖然以3%作為衡量標準可稱為溫和通脹,然而老百姓的實際感受卻遠遠高於統計局公佈的經濟數據,大家開始屯米、屯油、屯面,紛紛打出“海屯族”的旗號。

    為此,中央高層密集打出“組合拳”,狙擊通脹。11月10日,在之前10月的加息舉措之後,央行再度宣佈緊縮流動性措施,自11月16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四大措施,力在穩定價格,並稱必要時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産資料實行價格臨時干預措施;11月19日,央行決定從11月29日起,再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9天之內兩次上調,間隔之短在歷史上尚屬首次;11月20日,國務院調控物價“國十六條”組合拳出擊,增加低收入人群補貼、價格管制和加強監管防止囤積投機等舉措紛紛出臺。作為物價主管部門的國家發改委,從11月22日至26日,5天內連發9個通知調控物價,密集程度史上罕見。

    各部委聯手作戰,平抑物價措施取得顯著成效。糧食價格穩定,農副産品的價格調控也開始回落。統計局發佈的《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情況》顯示,11月下旬,大白菜、油菜、芹菜、黃瓜等蔬菜比11月中旬下降7.4%到11.8%不等。

    不過,有專家表示,物價現在下來得很快,但很大因素是行政管制的原因,有存在報復性反彈的可能。

    據一項網上調查顯示,85%的參與調查者認為物價漲幅已超過其承受能力,超六成的人認為物價會繼續上漲,憂心忡忡。還有媒體通過對100位經濟學家和企業家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73%被調查者認為當前中國的通脹情況比較嚴重;有15%左右的被調查者認為通脹情況已經非常嚴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日前預測,11月CPI預計高達4.6%,春節將是加息敏感窗口。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預計,11月CPI漲幅將達到4.8%左右,這個變化已經完全背離了CPI正常的季節波動規律,呈現出食品和非食品共同漲價的態勢,預計明年上半年甚至全年CPI都可能持續高起。面對持續向上的CPI,需要以加息來表明監管層堅定的反通脹決心。

    魯政委表示,在強烈加息預期之下,機構為避免未來出現浮虧,對央行票據的認購熱情不高,導致上一週一年期和三個月央票發行均跌到只有10億元的水平。魯政委表示,公開市場操作已經近於喪失流動性管理能力,如果想要恢復流動性管理功能,必須加息。不一定是本週末,他預計7號到18號之間都有可能出現。

    中金公司認為,從國內外情況看,通脹壓力仍不容樂觀。原因在於國內農産品價格繼續高企,歐債危機導致海外寬鬆貨幣政策加碼,同時需求回升使得原油自2007年首度出現連續數月供小于求的狀況,可能導致其價格近期出現補漲行情,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加劇近期的通脹風險。

    在這種情況下,中金認為央行年底前再次加息是大概率事件。中金分析:“儘早加息能夠有助於控制國內外市場預期,從而減小未來過度緊縮的超調風險,因此反而對於中期股市走勢是利好而非利空。反之,如果央行無法在年底前加息,則我們對於明年上半年的股市走勢將轉向更為謹慎的態度。”

    貨幣政策轉穩健防通脹成首位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日召開會議並指出,明年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發揮好政府投資對經濟結構調整的引導作用,穩定外貿政策。

    對此,專家認為,貨幣政策近4年來首度轉向“穩健”,是明年經濟調控的重要看點之一。一位專家在近期的一次會議上透露,預計“十二五”增長目標可能會下調,主要原因是,整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將下降,同時物價調控目標會上升。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12月3日在出席某論壇時表示,預計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間,中國潛在增長能力將從現在的10%,降到9%甚至7%左右。其重要原因是,中國産能過剩嚴重,同時外需增長不會太快。中央經濟決策者的一個基本判斷,就是現在經濟增長無法追求過去10%的速度了。

    祝寶良認為,下一個5年需要容忍經濟增長速度的下滑,同時要適當容忍一下物價上升的幅度。比如通貨膨脹率可以容忍到5%左右,但是GDP增長速度要慢一點。“在這種情況下,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搭配穩健的貨幣政策,控制貨幣供應量。”

    對此,很多專家持有相同的看法,認為在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中,名義GDP增速都在10%左右,這樣的速度已很難再持續下去,中國也不可能像過去再無限利用資源能源增長下去。

    專家認為,2011年調低經濟增速目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受此影響,信貸和廣義貨幣數字都比今年有望下調。

    由於金融危機爆發後,為了刺激經濟,我國一直實行的是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投放了大量貨幣。巴曙松表示,為了應對金融危機,2009年、2010年信貸投放增長速度相當快,2009年投放9.59萬億元,2010年是7.5萬億元的目標。這種增長速度,在歷史上都是比較高的水平。通貨膨脹終究還是一個貨幣現象。大量的貨幣信貸投放,最終會逐步反映到物價上來。

    隨著貨幣政策從適度寬鬆轉向穩健,業內人士預計,2011年的廣義貨幣增速為16%,比今年低一個百分點;信貸新增為7萬億元,亦低於今年的7.5萬億元目標。

    央行在擔心什麼

    中央已經定調貨幣政策重回穩健軌道。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屆時貨幣政策轉向穩健的具體內涵將更加明朗。

    同時,市場普遍預計11月份CPI將超過10月份的4.4%。雖然,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5日接受央視採訪時指出,12月CPI不會“破五”,而且會低於11月份。但網上調查,仍有超六成的人認為物價會繼續上漲。

    在此情況下,市場普遍認為,央行是時候加息了。那央行還在猶豫什麼呢?

    一位熟識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央行不加息,一方面是擔心拖累經濟復蘇,另一方面是擔心熱錢。

    不過,他認為,現在物價的洪峰可能正在過去,但仍然處於高位,所以加一次息對經濟的影響不大,對資産泡沫倒也可以適當抑制。

    對於熱錢,他説:“其實,我覺得全球資本現在只能流向為數不多的國家,中國無論加息與否都不會阻止這個潮流。加息後反倒可以引導這些錢不再推高資産價格。”

    事實上,“熱錢涌入將加劇通脹”一直是央行加息的重要顧慮。數據顯示,10月外匯佔款增長較上月增加5190億元,創出30個月來新高。11月外匯佔款數據尚未公佈,不少分析人士認為,近期熱錢囤港、香港人民幣存款大幅增長、跨境貿易結算額度提前用完等現象背後或隱匿著熱錢身影。

    此外,美聯儲主席伯克南5日説,美國失業率可能要5年才能恢復到5%至6%的正常水平,第二輪量化寬鬆的實際規模可能高於6000億美元。他還暗示可能啟動第三次量化貨幣政策,有跡象表明歐盟也在暗暗跟進。同時,新興市場國家卻紛紛加息“收緊”信貸,由於利差的擴大,中國2011年的熱錢壓力可能回會大於今年。

    不過,專家認為,當前形勢和明年的任務就是管理通貨膨脹預期,無論治標還是治本,只要穩住物價,就能穩定民心,就能穩定經濟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