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坎昆會議中國代表團舉行首場新聞發佈會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9日 11: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政府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當地時間12月6日,出席坎昆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舉行首場新聞發佈會,介紹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及參加坎昆會議的有關情況,並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解振華指出,中國還是一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只有3700美元的發展中國家,列全球第100位左右,還有1.5億人生活在聯合國貧困線以下。中國正處在快速工業化、城鎮化的過程,面臨發展經濟、消除貧困、保護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等多重挑戰。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中國將始終注重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解振華強調,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十一五”期間,中國政府提出了201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的目標,累計投入2萬億元人民幣,在節能減排領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去年底,中國政府公佈了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並將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碳強度指標一旦通過全國人大批准,將成為具有國內法律約束力的指標。

  解振華表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相關領域已經出臺了多部法,包括節能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環經濟法以及環保法等。去年,中國全國人大聽取了國務院關於氣候變化領域工作的報告,將在適當時機考慮氣候變化立法。在談到中國建立碳市場問題時,解振華表示,中國已經在自願性碳交易機制領域開始了試點工作,一些地方還建立了環境交易所。

  解振華指出,氣候變化問題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中國始終堅持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與各國開展廣泛的雙邊合作與對話。在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等多個領域,中國正與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積極務實的合作。

  解振華表示,與哥本哈根會議相比,國際社會對坎昆會議的期望值普遍不高。到目前為止,會議氣氛比較平和。墨西哥政府為本次大會的成功召開做了大量溝通、協調工作,在會議安排上充分體現了公開、透明、包容和廣泛參與的原則。

  解振華強調,京都議定書是氣候變化長期談判中達成的唯一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必須在實現環境整體性的基礎上堅持第二承諾期。坎昆會議的成果應在公約和議定書工作組之間取得平衡。議定書發達國家締約方應在第二承諾期繼續承擔大幅度量化減排指標,非議定書締約方的發達國家應在公約下承擔與其他發達國家在幅度、性質、尊約機制等方面可比的減排指標,發展中國家在公約下採取自主的減緩行動。

  解振華表示,“基礎四國”部長在“國際磋商與分析”問題上已經多次交換過意見並達成一致。四國部長認為,“三可”和“國際磋商與分析”都是為了更好地增加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減緩行動的透明度,增進互信,提供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機會。中方一貫主張,發達國家的減緩承諾,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在資金、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的支持,發展中國家接受發達國家支持的減緩行動應接受“三可”;發展中國家利用本國資源的自主減排行動接受“國際磋商與分析”。“國際磋商與分析”相關規則的制定應遵循尊重主權、非懲罰性、非侵入性和促進性的原則,以利於建立互信,相互學習。“三可”和“國際磋商與分析”在頻率上應該至少保持一致。在確定“國際磋商與分析”的原則和框架後,可建立工作組對形式和內容進行討論。

  超過300名各國記者出席了發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