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光明食品全球“獵艷”:輪番並購賭未來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9日 10: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總部位於上海的光明食品集團正在面向全球撒下一張巨大的網。

  12月7日,光明即將收購美國保健業公司健安喜(GNC)的消息再度引起外界關注。而這僅僅是光明食品今年以來出海”洽購國外巨頭的其中“一幕”。

  從年初的澳洲糖企CSR,到年中旗下光明乳業收購新西蘭Synlait Milk公司,再到9月傳出的與英國聯合餅乾的談判,成立於2006年的光明食品,在進入第四個年頭之後迅猛發力,全球“獵購”。

  這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戰鬥。早在今年年初,光明食品董事長王宗南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所透露的“再造一個新光明”的三年規劃,就已經預言了光明未來的全球並購步伐。王宗南表示,根據第二個“三年戰略”,光明會進一步加大收購兼併的力度,推進國際化戰略。

  就在收購健安喜消息傳出的幾天前,光明食品集團最新一次的董事會會議也剛剛舉行完畢。據其集團網站發佈的內容,“會議認真討論審議了有關重大並購項目最新調整方案,並認為實施戰略並購,開拓國內外市場,符合集團發展戰略的方向”。

  全球“獵艷”之旅

  今年1月12日,來自澳大利亞方面的消息稱,光明食品集團向澳大利亞西斯爾公司(CSR)提出了以最高15億澳元(合1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該公司糖和可再生能源業務。

  然而,與CSR的談判可謂一波三折。尤其是在7月初雙方即將簽約之際,來自新加坡的豐益國際橫刀奪愛,光明最終失利。

  不過,這並不影響光明全球並購的野心。兩周之後,光明食品旗下的光明乳業發佈公告稱,擬以增資形式認購新西蘭Synlait Milk公司51%股權,光明將為此付出總計約3.82億元人民幣。

  兩個月後,來自英國媒體報道稱,光明正就收購英國聯合餅乾公司(United Biscuits)進行排他性談判,擬以31.6億美元(超過20億英鎊)並購聯合餅乾公司。

  儘管其後光明出於謹慎的原則給予了否認,但光明食品總裁曹樹民卻在12月7日媒體採訪中證實雙方確在接觸。

  曹樹民同時證實了光明與健安喜之間的談判已經逼近收官。

  其實,光明的網撒得比想象的還要大。

  就在今年6月底與CSR談判的同時,光明食品集團還和國家開發銀行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三方將共同在新南威爾士州尋求乳業、糖業和酒業等方面的合作機會。

  7月中旬,光明食品集團一位人士向記者強調,儘管此前失手CSR的糖業資産,但不會影響到整個光明集團的國際化戰略,特別是未來在澳洲糖業、酒業、乳業的三大産業佈局。“澳洲是重點,新西蘭也應該算在其中。”

  記者還從光明內部了解到,在這一年的時間裏,光明高層頻頻出訪歐美,考察了多家與食品相關的企業。例如,僅在今年10-11月,王宗南就親自帶隊出訪了歐洲和美國,考察了意大利的巧克力工廠、美國的酒莊等,這其中就包括剛剛傳出並購意向的健安喜公司。

  三年規劃“給力”

  事實上,光明的車輪並購戰早在其成立之初便展現端倪。

  2006年8月8日,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由上海益民食品一廠(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農工商(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等相關資産組建而成,資産規模458億元,主營銷售收入406億元,堪稱國內食品航母。

  在此後光明發佈的戰略規劃中,其長期戰略就已明確,“光明食品集團的核心業務一定要用全國、全球資源做全國、全球市場”。

  “攘外必先安內。”成立之初的光明,業務重疊分散,質量參差不齊,且擁有的四家上市公司如何整合也引發外界眾多討論。在隨後的三年中,光明相繼對手中的上市公司完成了資産剝離和主業定位。

  去年8月收購英茂之後,光明食品副總裁葛俊傑曾對記者表示,對於現有上市公司的專業化整合已經基本告一段落,未來的一個重點,便是圍繞核心主業打造各行業龍頭企業。

  “收購英茂完成後,光明就升級為糖業産銷方面的龍頭老大,這樣,五大業務中有三大業務基本成為龍頭企業。”在葛俊傑看來,國內整合資源做大做強之後,也為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奠定了基礎。

  “我認為下一步我們應該從全球角度考慮,去佈置資源。”葛俊傑同時表示,如今的金融危機大環境,給了光明絕好的“出海”並購機遇。

  而今年年初光明最新出臺的三年規劃更使光明的並購計劃顯得迫切。

  據記者了解,光明的三年規劃確定了“保八爭九”的戰略目標,即到2012年集團銷售收入確保800億元、力爭900億元。而根據光明提供的數據,2009年,光明食品僅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10億元。

  有熟悉光明的上海國資系統人士告訴記者,由於此前重組龐大,光明內部還有很多並不優質的資産,而且很多主業領域也欠缺真正能夠在國內國際站得住腳的、數一數二的企業。因此,對外收購優質企業勢在必行。

  此前有光明集團內部人士也對記者坦言,目前集團內在增長每年在20%左右,如此要達到翻一番的目標根本不可能,必須要走兼併聯合的道路,並積極拓展與食品相關的新産業。

  記者注意到,2009年光明的主營業務僅比上年增長8.55%。而在510億元的銷售收入中,利潤總額僅為21億元,利潤率不到5%。

  重重考驗

  對於光明而言,如此大規模的海外並購計劃,也是對其資金、管理、人才等一系列實力的考驗。

  早在今年1月洽購CSR消息傳出之後,外界就對光明是否能最終掏出近百億人民幣的收購資金給予了關注。當記者將這一問題拋向光明的時候,葛俊傑就表示,資金完全不是問題,已經有多家銀行願意為光明提供收購融資。

  光明的確早有準備。早在2007年,光明食品集團與中信資本正式簽約,計劃共同投資20億元為光明食品集團核心産業的發展。按照當時的計劃,光明與中信20億元投資資金由雙方各出一半,並由雙方組建的投資委員會共同管理批准投資項目,成立光明中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按照産業投資基金的模式進行管理。

  只是,雙方的實質性合作最終不了了之。

  但此後,光明與海外基金的聯絡也日益增加。就在2007年,高盛亞洲董事總經理張奕就專程造訪光明,並與光明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當年4月,王宗南一行赴香港考察,與美林集團、瑞士信貸等多家國際投行在內的高層進行了會晤。其中還包括此前簽署備忘錄的高盛以及目前進入的中信資本。

  而今年光明海外並購加速後,光明與投行、私募的聯絡更為密切。記者發現,今年8月以來,王宗南等已先後會晤了摩根士丹利、Catterton Partners等機構。其中,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執行官James P.Gorma表示願意為光明食品集團在海外並購、所屬企業在香港或其他地區上市等方面提供幫助。

  另一方面,收購成功後如何對這些國外企業進行有效的管理也是光明所面臨的質疑之一。而在此之前,光明成立以來,上市公司數目過多,行業過於多元化就一直為外界詬病。但王宗南認為,只要堅持上市公司專業化的思路,管理操作會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