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銀行攬儲混戰年末再現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8日 09: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金融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FP 圖

  每年12月份“壓貸拉存”期,是某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小周的“年關”,那些源源不斷往股票市場流去的資金令他焦頭爛額。而今年,小周拉存款的使命比往年更為艱難。

  “今年通脹厲害,負利率時代,存款難攬。”小周説。儘管他忙著送烹飪油、訂報單、超市卡,甚至現金,但收效甚微。他説,“今年肯定完成不了任務。”

  攬儲大戰白熱化

  事實上,銀行攬儲已滲透到普通居民的生活。今年11月份,家住上海西區的陳阿姨禁不起股市頻拉長陽線的誘惑,將多年的銀行存款挪移到了股票市場。上周起,陳阿姨頻頻接到銀行打來的電話。對方在電話裏承諾,只要陳阿姨將11月份搬往股市的現金重新搬回該銀行,就可以購買一款原本只發售給高端客戶的高收益産品。見陳阿姨並未動心,這家銀行又來電話:50萬元存款,按照萬分之五先提成。

  陳阿姨大惑不解:銀行難道自己花錢買存款?

  資金永遠是出價高者得之。小周在股份制銀行工作了五年,他告訴記者,每到年底銀行都會花費一筆錢,把存款數額做大。股份制銀行的營銷費用控制相對嚴格,比起國有銀行優勢不明顯。“某國有銀行以千分之一的返利,鼓勵客戶存款。”

  除了直接返利,銀行一般還會通過售賣超短期高收益理財産品來攬儲。有關統計顯示,上周共有117隻銀行理財産品發售。其中1個月以下的理財産品發行數量為43隻,1-3月的理財産品發行數量為39隻。某股份制銀行支行行長告訴記者,“按照分行的規定,年底理財産品銷售額按1:1.2來折算成存款任務。拉不到存款,就用其他變通辦法。”

  當然,比起私人業務,對公業務還是各家銀行的重頭。小周説,他的同事一般到年末考核時,會去關係較好的大客戶那裏“買存款”,考核過後再把存款退回去。這種“暫時支持”的辦法在銀行業裏普遍存在。“有時,1億元的存款要轉幾家不同的銀行,有的為獲利益,有的礙于情面。”小周説。

  由此可見,12月份存款指標“飆升”背後,是一場“返傭攬儲+虛增存款”的混戰。

  貸存比高企預警

  居高不下的貸存比,被認為是這場混戰的“導火索”。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銀行如此熱衷拉存款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貸存比不得高於75%”的監管要求於2010年回歸。2009年初,為鼓勵銀行信貸擴張以刺激經濟增長,銀監會一度允許符合條件的中小銀行適當突破貸存比75%的比例限制。這在當時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時過境遷,今年以來,為保增長的同時控制通脹預期,監管層多次要求銀行注意控制信貸增長速度,而“貸存比不得高於75%”也再次成為重要的監管手段之一。

  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深發展貸存比分別為74.07%、73.76%、74.39%、73.88%,均已接近75%的監管紅線。

  而根據銀監會規定,2011年12月31日前,外資法人銀行也將一視同仁,貸存比需要達到75%。目前,在40家外資法人銀行中,僅有花旗、匯豐、渣打等6家銀行的貸存比在75%的合格線以內,東亞、星展、恒生、華僑、南商等十多家銀行約在75%-150%,摩根大通、法興銀行等十多家則在150%-200%,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三井住友銀行、日本瑞穗實業銀行、日本富士銀行、日本京都銀行、日本福岡銀行等6家日資銀行甚至遠超200%。

  一家外資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吸儲能力短期無法提高的前提下,外資行只能通過發債和控制貸款規模的方式來降低貸存比。“但這樣肯定不是長久之計,而且目前外資行的人民幣來源太少,發展勢必受到限制,所以我們從今年開始也積極拉存款了。”

  銀監突擊監測

  “我們正在密切關注,並加強監測。”針對愈演愈烈的攬儲戰,上海銀監局有關官員對記者説。

  早些時候,上海銀監局已經對滬上某銀行的違規行為進行行政處罰,罰沒款合計人民幣54萬元,且要求對違規處罰事項在全行進行通報。同時還對某股份制銀行上海分行相同違規問題屢查屢犯的行為,採取監管強制措施,暫停該分行新設機構市場準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同業存款業務,並通過屬地銀監局要求該行總行對分行高級管理層進行調整。

  為招攬財力雄厚的大客戶,銀行業務人員給出很高的“返點”,有的高達千分之幾。上海銀監局對此現象分析指出,不合理的激勵機制和過大的存款考核壓力是導致銀行存款業務出現違規的根本原因。

  攬儲大戰在年末呈現白熱化狀態,關鍵在於以存貸款時點規模為核心的傳統考核方式。目前,銀行業貸存比等流動性指標多為月末、季末時點數據,而商業銀行機構內部也以月末、季末為業績考核的時點。

  接近銀監會的人士説,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今年四季度經濟分析會上強調要求銀行建立月度日均存貸款的統計制度,並按月度日均存貸款監測流動性水平。摒棄按月末、季末時點數據進行業績考核的不科學做法。

  這位人士透露,銀監會統計部將收集商業銀行日均存貸比數據,這一數據將被列入非現場監管的指標體系中。

  今年8月份,《上海市銀行業存款業務自律公約》發佈,其中約定不得以下列形式吸收客戶存款:採取存款“貼水”、高套利率檔次、套用人民幣同業間利率、提前支取享受原利率、虛增存款計息積數及其他擅自或變相提高存款利率等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向存款人或關係人支付正常利息以外的任何名義的吸儲費、協儲費、諮詢費、手續費等不正當費用;以存款“公關”的名義,採取向存款人或關係人饋贈禮品和現金、為客戶報銷費用等方式與客戶存款金額直接挂鉤;通過“存貸強制挂鉤”的方式吸收客戶存款等多種行為。

  上海銀監局也重拳出擊,一方面通過《上海市銀行業存款業務自律公約》,對銀行違規攬儲行為進行規範。另一方面對違規銀行採取了罰款、停業務、停機構新設等監管措施,並對違規人員進行責任追究。

  利率市場化呼之欲出

  攬儲混戰引起了業內專家的高度重視。多位接受採訪的銀行人士認為,要抑制違規攬儲,還需要在制度上進一步完善。目前在存款利率受管制的情況下,銀行難以進行正當的價格競爭,導致各種扭曲的手段屢禁不止。

  某國有銀行管理人士告訴記者,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提高、銀行間利率的不斷抬高、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率的下降,都增加了銀行兌付風險。銀行間資金目前面臨緊張的局面,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存在加速積累的趨勢。

  中國人民銀行瀋陽分行行長盛松成日前表示,可考慮爭取國家允許東北率先開展存款利率上浮試點。引起了業界的熱議。

  事實上,目前監管機構對存款利率實行上限管理,在負利率和理財等高收益市場前,企業很難選擇讓資金進入一行存款渠道。因此沒有高額返利,銀行很難吸收到大額存款資金。

  郭田勇近日在微博上發表觀點稱,作為資金價格,利率的市場化改革毫無疑問是優化經濟結構、化解經濟問題的首要一步。央行應在穩妥的基礎上,更加積極主動地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存款利率水平現在仍是鐵板一塊,但其市場化已是大勢所趨。適當放開存款利率的上浮比例主要意圖不是抑制經濟過熱,而是旨在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穩定,銀行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靈活調整,對整體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