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明年M2增速調至15%是適中的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7日 09: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在今後中國經濟的繼續增長中,M2的規模控制將是個難題。如果説中國過去30年的GDP高速增長堪稱經濟奇跡,那麼M2的增速遠遠大於GDP卻又保持低通脹,則更是奇跡了。相比日本、韓國在經濟高速增長階段M2的增速,兩國M2的年均增速分別為20%(1967~1973年)和34%(1966~1988年),明顯高於中國目前的水平,但其同期的CPI漲幅卻很高,如日本上世紀70年代的CPI年均達到9%。

  我國目前的M2總量達到70萬億元,而美國的M2為8.6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只有58萬億元,但中國的GDP規模只有美國的1/3.如果比較一下中美之間M2佔GDP的比重,會發現在過去20多年中,中國的數據大幅度攀升,從1986年的65%上升到2010年的接近200%。而美國則變化不大,大致保持在60%的水平。而韓國2009年M2佔GDP的比重為147%,日本為159%,而且在日韓經濟高增長期間,其M2/GDP的比例也只有100%左右。這就意味著,在今後中國經濟的繼續增長中,M2的規模將難以控制。

  中國的M2增長率大大超過GDP的增長率,過去十年中平均增長率超過了18%,而過去十年的平均CPI水平大約只有1.8%,這與貨幣理論中“M2增長率=GDP增長率+CPI”發生了嚴重背離。

  過去十年M2為何超增長

  “M2的超常增長有諸多原因,不能簡單歸咎於央行。”李迅雷在論壇上指出,中國M2超常增長原因主要有四點:一是外匯佔款不斷增加;二是信貸規模增加較快;三是資産價格大幅上漲;四是金融杠桿較低。

  李迅雷曾在其近期的報告中詳述了上面四點原因。分別是:

  第一,外匯佔款巨大是眾所週知的導致M2不斷攀升的原因,目前我國外匯儲備達到2.4萬億美元,約佔M2的27%,而從年度新增的角度看,外匯佔款的主要貢獻集中體現在2004至2008年,此期間其佔新增M2的比重約50%,貿易餘額不斷擴大和熱錢流入是主要原因。

  第二,中國經濟增長呈現明顯的投資拉動型特徵,信貸規模的增長較快,過去十年年均增長15.6%。信貸派生出存款、企業盈利大幅上升所新增的存款、政府財政收入和土地拍賣收入等,也導致政府新增存款的上升,隨著內需替代外需成為經濟的主要推動力,信貸也將成為流動性創造的主要源泉。

  第三,以房地産為主的資産價格大幅上漲,據稱目前國內城鄉居民住宅的總市值已經達到90萬億元,比十年前上漲了5倍,而且,大部分房地産的交易都沒有通過銀行按揭貸款進行,因此,房地産價格的飆升對M2規模的膨脹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第四,從金融杠桿化的角度看,中國的貸存比要比韓國和日本都低,在66%左右,而韓國要超過100%;美國投資銀行的杠桿率更高,次貸危機前都達到20倍以上,對應中國的券商只有1.5倍。

  未來十年M2高增長不可持續

  “雖然中國的M2規模目前已經足夠大了,但從其增長率看,仍然對M2未來的繼續膨脹具有很強的推動力。”

  據李迅雷測算,假如按監管層一貫目標即17%的增長率測算,則未來十年中國的M2總規模將達到340萬億元;若為15%,也將達到282萬億元。

  這意味著貨幣規模與GDP之比可能達到3倍以上。這種情況將帶來一系列風險隱憂,如惡性通脹風險,資産泡沫破滅風險,或在人民幣可以自由兌換背景下的貶值壓力。

  韓國在1966年~1988年的22年中,M2年均增速竟高達34%,即便是亞洲金融危機前5年,仍然高達19%,其結果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這兩大危機之後,均出現了韓元的大幅度貶值現象,雖然至今韓國的M2/GDP要遠低於中國。

  未來中國經濟將會怎樣,很難回答,但要讓經濟可持續增長,過去十年M2如此高的增速是無法持續的。日本和韓國的M2增速在經歷了高速增長之後,也出現了下降,日本1980年~1990年的M2平均增速為9.3%;韓國1992年~1997年平均增速為19.6%,1997年~2002年平均增速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