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陳序
在面臨通貨膨脹巨大壓力和資産價格泡沫時,政府看得見的那只手總要癢。通過行政命令對貸款和資金投放進行控制似乎十分便捷。那麼多有志青年報考公務員,也是為了有一天能身居高位,片言只字,令銀行家和企業主俯首稱臣。然而,市場會用其他方式顯示力量,最終使行政手段失效。
最新的例證,是當北京努力控制貸款投放時,據一些機構和市場人士觀察,銀行系統以外的金融企業(渣打銀行經濟學家王志浩稱之為中國的“影子銀行系統”)貸款激增。上周,惠譽國際評級一個報告估計,中國銀行業今年以來的人民幣新增貸款已經突破監管層設定的全年限額——7.5萬億元。此外,未記入資産負債表的信貸超過了3萬億元。貸款總額接近去年。而那是中國銀行業根據維持經濟增長需要,通過強刺激計劃大舉擴張信貸的一年,新增貸款達到前一年的兩倍。
惠譽這份報告透露出重要信息:即為什麼北京已經對包括銀行信貸在內的資金注入手段嚴格管控,通貨膨脹率和部分資産價格仍然居高不下;為什麼在北京已經開始撤回刺激措施時,中國10月份CPI(消費價格指數)仍較去年同期上漲4.4%,食品價格甚至飆升10.1%;為什麼中國第三季度GDP(國內生産總值)較一年前增長9.6%,比預期更強;為什麼美國新一輪“量化寬鬆”需要北京特別關注……
當監管機構要求銀行減緩信貸發放,銀行馬上尋找更多“創造性的”渠道發放貸款。銀行外的非正規借貸是中國內地中小企業重要的資金來源,尤其是當它們遭遇信貸緊縮時。其中有一些較新的複雜金融産品,如信託,利用非正式的證券化把銀行貸款重新打包成投資産品。奧妙在於,即使銀行與信託機構之間達成協定,約定在一段時間後回購信託産品,這些貸款一般也不會記入其資産負債表中。另一種“漏出信貸”的方法,是銀行利用一種回購協議避免在其資産負債表上記錄已貼現票據(一種融資工具)。
非銀行機構發放的貸款數量越多,監管機構對銀行進行貸款配額管理的效果就越差。因此,“影子銀行系統”對北京的宏觀調控效果必將産生不利影響。比如,為防範房地産泡沫,今年監管機構要求商業銀行收緊對房地産市場貸款。結果,信託産品一舉成了房地産市場資金的主要來源。據信託行業協會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信託公司向房地産市場累計發放了3200億元貸款。而根據中國央行數據,房地産市場從整個銀行系統獲得的正式貸款也不過1.72萬億元人民幣。由此可見前者比例之高,對房地産業支持之力。
北京對問題始終有所警惕。銀行業監管機構一直在努力控制銀行的表外貸款。今年8月份,中國銀監會就發出通知,要求表外貸款超過限額的銀行須于明年年底將貸款收回。至11月份,監管機構又向信託機構下發一則通知,提醒其防範房地産市場的風險。此後,已經有一些信託公司開始限制向房地産市場發放貸款。
貸款控制不力,根本原因是中國央行規定的銀行利率太低(一年期存款利率2.5%),持續低於通貨膨脹率。投資者要找更高回報,銀行也就有更多利益動機出售各類貸款打包産品。隨著金融産品越來越複雜,以包括貸款配額之類的行政手段控制信貸也更困難了。所以,不提高利率,北京想要引導經濟“軟著陸”,難。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電郵:chenxuchenxu@msn.cn,本專欄每週一至週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