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高盛“陰謀論”報告臺前幕後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7日 07: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高盛或許沒有想到,11月10日向客戶發出的一份與A股無關的短期交易報告,會在12月初于內地引發巨大爭議,並被認為和操縱股指相牽連。

  對於這一質疑,高盛董事總經理、中國首席投資策略師朱悅昨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斷然表示,高盛並沒有看空中國,相反,在該公司的經濟研究與策略研究團隊迄今發出的中長期經濟與投資策略報告中,仍然看好中國股票的表現。

  本報記者昨日獲得了11月10日報告的英文版,藉以覓得該份“陰謀論”報告的部分臺前幕後。

  爭議回溯

  11月12日,A股暴跌162點,第二天內地多家媒體報道認為下跌可能與高盛當天發表的一份報告有關。

  有媒體稱,在此輪暴跌之前,高盛公司分別向中國境內媒體和境外客戶提供了內容迥異的“陰陽”兩份研究報告,一份向內地公眾唱多中國股市,另一份卻向其客戶下達賣出指令,掩護其客戶從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撤出。不少媒體因此得出正是高盛造成A股“黑色星期五”的結論。

  高盛于11月17日通過媒體作出回應,稱作出報道的媒體根本沒有見到這份報告。該行認為中國股市短期內有回調可能,但跌幅限于個位數百分比內。由於中期趨勢向好,此次下跌將是逢低買進的好機會。

  此後,《人民日報》海外版12月1日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稱,有某國際投行涉嫌操縱股指牟利,導致11月12日股市大跌。隨後,市場消息稱該“國際投行”正是高盛。

  隨後又有內地知名財經媒體于12月2日撰文稱,高盛引導主力資金利用中石油在上證指數中的影響力,進而影響滬深300指數,並達到與滬深300股指期貨之間進行對衝操作。甚至指出,不排除由高盛充當馬前卒,索羅斯背後大資金運作,通過QFII共同導演A股暴跌的可能。

  一時間,高盛被推到了中國股市的風口浪尖。

  一份與A股無關的報告

  引發市場爭議的那份報告究竟為何物?由何人撰寫?

  朱悅解釋説,高盛的股票交易策略部門的確在11月初左右發佈過一份報告,這個報告並非由高盛中國的團體撰寫,而是由高盛位於倫敦的投資研究團隊做出。該團隊在2009年曾出具一份報告,列出全球各個市場資産的推薦策略,其中一個是關於香港H股的長倉交易。

  “大家知道,今年9及10月的香港股市表現很優秀,所以他們(倫敦團隊)在今年11月12日左右,出具這份報告,稱有些交易已經賺錢,而由於目前市場並沒有更多的催化劑因素向上推高股價,因此他們建議獲利了結。”朱悅説,“但事實上,關於中國股票的部分在厚厚的全球投資報告中只佔兩頁,而有關中國的內容也只有兩三行。”

  本報記者昨天獲得了上述報告的英文版,該報告日期標示為11月10日(星期三)。正如朱悅所説,該報告的內容主要是向投資者表示,高盛已經結清(close)他們的一個H股長倉,“因為它的回報已經高於我們的目標價。”報告作者(Noah Weisberger等四人)説。

  報告給出獲利了結的理由是,當時美國的經濟數據出現了好轉,與此同時,其推薦的中國股票(指H股)在過去兩個月(指9~10月)出現了強勁的升幅,但受到通脹的影響,中國(在11月10日再次)提升了存款準備金比率,同時市場預期將有進一步的緊縮措施出臺,在這種情況下,再持有上述頭寸的風險/回報指標已經不再吸引。

  本報記者注意到,在聲稱拋出H股的長倉獲利的同時,高盛的倫敦股票交易策略師在報告中指出:“仍然認為新興市場的增長前景保持強勁……儘管新興市場的通脹風險正不斷上揚,但是只要它能得到控制,股票市場仍然將獲得有力的支持。”

  報告作者解釋説,出售獲利盤的主要原因在於,在9月份的市場暴升之後,需要對股票更加精挑細選。

  朱悅對本報強調,這個報告只是針對一些短期交易的建議,而與高盛亞太區及中國區的投資策略觀點在時間上並不完全一致。

  “更重要的是,這個報告根本就與A股無關,他們提出的只是一個關於H股的短期交易的看法。”她説。

  她表示,自己也不理解,為何市場會把這份于11月10日披露的與A股無關的報告跟11月12日的A股暴跌相關聯。“可能是正好內地A股市場出現了暴跌吧。”她説。

  而對於有關股指期貨與通過QFII“導演A股暴跌”的説法,分析人士認為這種説法有些站不住腳:A股市場的市值將近4萬億美元,而QFII份額僅為170億美元,佔整個A股市值不到1%。而股指期貨之説更是毫無根據,因為目前只有5戶,且無外資參與。

  尋找暴跌背後的邏輯

  睿智華海基金經理、2009年彭博全球對衝基金排名第二的張承良博士對本報證實,有內地機構投資者在11月12日左右收到高盛的獲利了結建議,但他認為,雖然高盛是一家較有影響力的國際投行,但他並不認為,僅憑高盛一家之力,就會令A股暴跌。

  “A股暴跌是有其他原因的。”他説,“比如披露的通脹率超過市場預期。”

  從時間上看,高盛將上述報告的部分內容翻譯併發給中國內地客戶時,該報告早已在境外市場傳遍,該發生的影響力已經發揮。事實上,恒生指數在11月10日當天,的確微跌了210點,從前收盤價24710點跌至24500點,但在11月11日再次微升,倒是在11月12日當天,恒指受內地A股影響,從24700點猛跌至24222點。從這個走勢來看,高盛報告的威力並不如媒體所言那麼巨大。

  “在香港,大行經常都會發佈一些投資觀點,但市場未必都買賬。”張承良解釋説。他表示,自己每天會收到大量的機構報告,但事實上很少關注這些投行報告。他認為,A股下跌應該從其他方面尋找根源。

  有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對衝基金經理對本報表示,11月12日A股暴跌的真正原因是投資者認識到中國的通脹問題比預期的要嚴重,特別是11月10日左右的央行提升存款準備金比率更是發出了這種信號。

  “高盛的報告只是給了市場一個藉口,讓投資者找到拋售的理由。”他説。

  他坦承,當認為一些國際投行的理據充分時,對衝基金會跟從投資建議,但他同時表示,也不應該高估任何一家投行的影響力,因為市場上總有意見不一致者。

  “機構投資者收到這些投行的研究報告後,會客觀進行分析與評估。”他説,“像我們就有一個長期的跟蹤模型,對各個投行的目標價進行定期評估,從而篩選出我們認為長期以來與市場最貼近的投行分析。”

  他透露,在他的團隊評估中,迄今為止,包括高盛與摩根士丹利等國際頂級投行在內,沒有一家投行的分析報告能做到與市場一致。“不一致是常態,我們評估的是它們偏離市場的程度,以及滯後的程度。”他説,“當然有一些投行做得不錯,但我不方便透露我們的研究結果。”

  不過該對衝基金經理表示,不僅是高盛,近期還有其他一些國際投行也出具了類似的投資建議,大家對於新興市場的通脹普遍表示關注。本報獲悉,近期摩根士丹利及蘇格蘭皇家銀行等均表達了類似的對於新興市場通脹的擔憂。

  高盛中長期看好中國

  朱悅昨天多次強調,中國的通脹可能是近期市場波動的焦點,因為它將令市場預期出臺更多的緊縮政策。

  她甚至表示,如果通脹壓力加大,不排除中國監管層年底前再度加息。高盛昨天出具的亞太區經濟報告預計,明年全年中國央行可能加息三次,每次提高25個基點。不過朱悅認為,加息並不會對中國銀行業與房地産業造成過於嚴重的影響,總體上銀行業還可能受惠。

  她認為,即使中國房地産價格在今年高位基礎上下跌20%,也不會對銀行造成很大壓力。原因是目前的房價處於2007年迄今的均值之上,而只有房價下跌至該均值之下,才可能對銀行形成壞賬壓力。另一方面,由於加息可提升銀行的息差收入,銀行業反而將從加息中受惠。正是由於這些理由,高盛甚至在昨天出具的亞太區策略報告中推薦了中國的銀行業,認為該行業目前正處於低估值的狀況。

  朱悅表示,中國央行採取的加息措施可能會使通脹得到控制,她預計到明年第二季度,CPI將達到最高值,隨後市場將出現好轉。她建議投資者應該關註明年二季度時調控的效果,如果有明顯的效果,可以決定入市。

  總體來看,高盛認為未來三個月內地股市或有波動回調,但從六個月來看,將會有超過10%的上升增長空間,而未來12個月的上升空間將超過20%。朱悅給出的滬深300指數的一年目標為4300點,恒生國企指數(H股指數)則可升至15600點,而對於恒生指數,她更為樂觀,認為將在一年內達到29000點,比上週五的收盤價勁升25%。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