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各地多措施調控物價 “良好態勢”怎樣延續?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6日 14: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專題:201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自從《國務院關於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發佈後,發展改革委連發五文部署物價調控工作。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日前就各地落實調控措施情況分赴吉林、上海、湖南等地進行了跟蹤採訪。

  短期干預措施,市場效果明顯

  11月20日以來,吉林、上海等省市依照發展改革委“審慎出臺調價政策”的要求,緊急叫停了一些政府定價産品價格的上調;加上密集的價格監督檢查、降價清費等措施,如今市場效果比較明顯。

  十多天時間,河北、河南、廣東、寧夏、安徽、江蘇、福建等省、自治區先後宣佈暫停天然氣漲價計劃。吉林省政府表示,到2011年3月末,未經省政府同意,本省不得出臺新的調價項目。長春市發展改革委提出,包括政府定價的煤、水、電、氣等16大類商品全部暫不調價,一度提上日程的出租車起步價上調也停止執行。

  “領跑者”蔬菜和部分食品價格回落。商務部12月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與前一週相比,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下降了5.9%,降幅擴大3.3個百分點。

  記者11月30日在長春市蔬菜中心批發市場看到,蔬菜進場量增加,土豆價格下降了2%,白菜下降了11%。而在上海江楊農産品批發市場,提著菜籃子的閘北區退休工人卞正香説,青菜、白菜、卷心菜、芹菜、西紅柿、黃瓜等價格開始下降。自己喜歡吃的青菜已從1.3元左右回到0.9元左右。

  商務部的最新監測數據同時顯示,草魚等8種水産品價格也有小幅下降,食用油、豆油、雞蛋、麵粉、大米等價格漲幅趨緩。

  政府的堅決調控,使對市場敏感的遊資出現撤離跡象。中期研究院首席宏觀分析師付鵬介紹,棉花期貨10月末主力資金規模在32億元左右。到11月底,主力資金的規模減到了12億元左右。

  “毫無疑問,這種特殊時期的行政調控是十分必要的。”東北師大經濟學院副院長金兆懷認為,當前無論政府定價産品的“審慎調價”,還是農産品領域密集的價格監督等,都帶階段性強制性特點。

  “一些市場表現仍然是短期效應。”江西省九江市物價局孔令強分析,當地蔬菜價格下降主要受益於天氣晴好,供應量迅速增加。

  本次調控重點,盯上了吃住行

  “以前五六十元的菜能吃一個星期,現在只能吃3天。”長沙市剛參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嚴亮是典型的“月光族”。他説,最近菜價沒漲了,但仍有憂慮。

  “就如同高燒的病人,服下速效藥迅速降溫了。但癥結性因素仍然存在。”中南大學商學院博士生導師饒育蕾分析,從多省市加強價格調控的情況看,百姓最關注的吃住行價格“推手”還未根本削弱,具體手段仍待繼續加強。

  權威專家分析,種植養殖業成本上漲,可能使農産品價格上漲成為長期趨勢,但農資價格、流通成本等方面還有較大的調控空間。湖南省婁底市一位村幹部陳賽樸告訴記者,往年10月是化肥銷售淡季,價格一般下降。但今年10月以來,當地尿素等化肥價格卻一直上漲,從10月中旬的一包94元漲到了110多元。

  據湖南省統計局調查,今年當地中秈稻售價上漲11.7%,但農民的實際生産成本卻上漲了20.97%。

  “需要儘快加強農資市場的管理和價格監督檢查。否則就可能成為食品價格繼續上漲的重要推手。”孔令強説,調控管理農資價格、降低蔬菜流通環節的費用,是食品價格調控應進一步加強的兩個“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