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海囤族”收菜等漲價:一個節點撬動菜價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3日 16: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從菜農手中拿到菜儲存起來,並不急著出手,而是捂著等價漲時出手,他們並不具備影響市場菜價的實力,只是想從中獲取利潤的最大化。

  於是,當“海囤族群”盯上蔬菜時,每一個人都要為現實買單。但因菜價再高消費者也不會棄食,這也吸引著一批批人加入到這一族群中來。

  我不囤,別人都在囤

  29歲的劉景泉是吉林通化人,自打16歲來到壽光,就開始做蔬菜交易。

  半個月前,劉景泉跟風囤起了大白菜,在壽光洛城佔了三個大倉庫,每個庫存80萬斤左右。白菜幾乎全部來源於河北、臨沂、青島平度三地。“今年囤白菜風險很大,但自己不囤,別人也會囤。”説到這兒時,劉景泉臉上不經意間流露出絲絲悔意。

  原來,去年他在東北用地窖囤了50萬斤白菜,收購價每斤不足一毛,可到了年關那會,白菜價格噌噌直逼一元大關,但他卻與絕好的商機失之交臂,“沒趕上好時候,還沒漲到一元錢就都賣了。今年,卯足了勁兒,打算好好幹一仗。”

  “前段時間,看著白菜不斷漲價,當時就有了囤菜的想法,”劉景泉為了查看河北的菜源,劉景泉驅車前往生産地待了足足一個星期。説到這兒,劉景泉驕傲地説,相同進價的白菜,他的菜在市面上要貴一毛錢左右。“雖然區區一毛,但是總量大,成千上萬斤的白菜,最後差額也是相當可觀。”但是,不管記者如何旁敲側擊,劉景泉對於具體在河北什麼地方進貨,也只是略顯神秘的説,“這可是商業機密啊!”

  在物流園裏,很多白菜菜商跟劉景泉一樣,對於囤菜的很多具體細節都諱莫如深。“現在都虧成這樣了,還有啥可説的。”在物流園裏,被稱為“白菜大王”的一位菜商十分低調,不願多説一句話。

  與劉景泉一樣,來自江蘇徐州的商販姜偉,他是第一年販白菜,然而沒想到的是沒賺多少天就開始賠錢。“白菜是從滕州收購的,收購價更高,每斤0.43元,而且每斤還要多支付0.01元的代收費。由於包裝簡單,加上每斤人工費、運輸費,一斤光成本能合到0.51元。我這一車菜,每斤售價0.46元,一斤就賠5分錢啊。”

  囤菜很重要的是消息要靈通,因而要天南海北多方打聽,對不同區域的白菜質量、價格等進行對比,才能掌握哪種白菜存在更大的投資價值”。

  天再冷,也沒有心裏涼

  囤了四年白菜的山東兗州汶上菜商胡古月從來沒像此時此刻一樣深切感受到,菜價過山車般大起大落,自己心中的大喜大悲只有自己最明白。

  12月2日,在壽光農産品物流園近兩萬多平米的一號交易大廳內,蔬菜交易車僅十余輛。胡古月裹著厚重的軍大衣,背靠著身後二十多噸的白菜,揣著手瑟瑟發抖。眼瞅著一上午就要過去了,一單生意也沒做成,天再冷,也沒有胡古月心裏涼。

  連夜趕路的配貨司機睡眼惺忪,紅著眼圈,一遍又一遍地在胡古月身邊打轉,催她趕緊卸貨,好趕緊做另外一單生意。但胡古月心裏清楚,白菜一旦全卸下來,就會被當成“剩菜”看待。胡古月一遍遍的跟配貨司機套著近乎,以此為自己銷售白菜爭取更多的時間。

  相比現在,胡古月説一個半月前可是大相徑庭的另一番景象。那時每天從東北直達壽光的白菜交易車百餘輛。物流園內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一車二十余噸的白菜,幾個小時就能售完。“更重要的是菜價也貴,當時感覺就倆字:高興啊!但因東北受災,白菜減産,最後在東北都拉不著菜了。”

  東北無白菜可收購之後。無論從東北白菜減産抑或韓國泡菜危機看,跟許多菜商一樣,胡古月心中也萌生出賭一場的想法,“那時,就覺得今年肯定缺菜。”於是,在山東、安徽等地大範圍“圈地囤白”。胡古月在汶上承包了一百多畝白菜地,平均畝産1萬斤左右,每畝承包價格2800元左右。“當時,就尋思著肯定能賺大錢,但現在看來,想4毛5賣,可連4毛都沒人出價。”胡古月嘴裏不停地重復著,“又賠了,賠了十多天了”。

  “海囤族群”如候鳥般開始向南遷徙,懷揣著心中的那份“盲目”的自信與遠大的期望。

  以後什麼價,誰知道呢?

  近一個月來,白菜接二連三的賠錢,物流園裏的“海囤族群”們也流傳著這段順口溜,在壓抑中調侃一下自己。

  來自山東臨沂平邑的菜販子陳愛偉也是“海囤族群”中的一員,今年他囤了六十萬斤大白菜。據陳愛偉介紹,他出售的大白菜都是從平邑農村收來的,説起現在的白菜價格,陳愛偉形容自己哭都來不及了。

  “這個價格就是在賠錢啊。”陳愛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斤白菜收購價為0.4元,人工及包裝(紙包加袋包)價格為0.08元/斤,運輸成本為0.03元/斤,這樣算下來,一斤白菜的成本價為0.51元,而2日市場價還不到0.4元/斤。“這些還是沒在庫裏儲存的,光庫存的價格就是每斤0.13元,而且還有中間損耗的白菜以及賣出白菜後2.5%左右的場地服務費。”陳愛偉告訴記者,庫裏的白菜暫時是不會動了,現在賣多少就賠多少,只能等合適的機會出手了。

  李洪濤來自遼寧錦州,今年在泰安肥城包了500多畝的白菜田。現在他在物流園裏的兩車白菜已經運來兩天了。從肥城出發上高速的那天晚上,大霧突襲,李洪濤並未像往常一樣,在長途運輸中睡

  個舒服覺。“一看起了大霧,心裏就著急,睡不著啊!”李洪濤説,大霧影響車速,耽誤一天,價錢就差不少。到現在,白菜運來已兩天,五十噸白菜賣了還不到十噸,何時能夠賣完,李洪濤自己心裏也沒底。但李洪濤並不是很悲觀,“現在主要是天氣暖和,本地菜大量上市,白菜價自然低。但以後什麼價,誰知道呢?”

  “4毛進,3毛出;不圖賺錢,就圖快;忙忙活活就為給壽光人民吃個便宜菜。”記者董惠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