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外企稅收“超國民待遇”終結環保巨頭表態:投資興趣不改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2日 09: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早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據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從12月1日開始,中國將對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及外籍個人徵收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改革開放以來在華外資企業一直享有的稅收“超國民待遇”至此宣告結束。

  不少外資企業抱怨新政

  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是中國為籌集城鄉維護建設資金和擴大地方教育經費來源設立的專項稅收和政府性基金。這兩個稅費自1985年和1986年相繼設立以來,一直僅對中國公民和內資企業徵收。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稱,統一內外資企業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是中國繼統一內外資企業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耕地佔用稅和房産稅之後,打破內外資企業“稅制有別”的最後一關。

  “對所有企業實行統一稅制是國際慣例。”儘管身邊不少外資企業對這一新政表示抱怨,但丹麥工業巨頭丹佛斯公司新任中國總裁托馬斯説,早期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曾經得到過很多稅收優惠,如今在一個平臺上與中國企業平等競爭也是應該的。

  “對大企業影響不大”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指出,徵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並不會明顯增加外企稅負。這兩種稅費屬於附加稅費,計稅主體並非企業全部利潤和收入,而是以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稅實際繳納的稅額為計徵依據。

  “以城建稅為例,根據納稅人所在地為市區、縣城(鎮)和其他地區,分別按照7%、5%和1%三檔稅率徵收,教育費附加統一按3%的比率徵收,增加的稅負並不重,對外資企業尤其是大企業來説影響不大。”劉尚希説。

  “十年前,外資企業進入中國是看中這裡較低的生産成本,今天進入中國則是為了龐大的市場需求。”托馬斯稱,稅負的增加不會影響丹佛斯對中國的投資興趣。

  目前,中國已經是丹佛斯全球第三大市場。這家專門從事可再生能源開發和節能減排技術推廣的歐洲企業,正準備抓住中國發展綠色環保産業的市場機遇,在國內加快建設研發中心和重點面向西部地區的銷售中心,希望將中國發展成其全球第一大市場。

  持有同樣觀點的還有全球最大環保集團——法國威立雅環境集團亞洲區總裁穆喬石。這位在1994年隻身來到北京組建威立雅中國公司的總裁在16年間已經將業務拓展到中國30多個城市,員工數量達到25000人。

  穆喬石説,威立雅對中國的投資戰略不會因稅收政策的改變而改變。目前威立雅污水處理、固廢處理、能源和交通四大支柱業務均已進入中國市場。

  “中國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一方面帶來市場空間,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來自中國同行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有信心通過增加投資將中國市場收入佔全球份額的比重由目前的2.5%增至10%。”穆喬石説。

  “改善外商投資結構”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劉克崮説,對外資稅收優惠的取消,是為了建立一個更有利於公平競爭的稅收機制和投資環境,也有助於改善中國外商投資結構。

  今年4月,《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若干意見》發佈,作為今後一段時間中國利用外資的指導方針,這一文件強調今後將“更注重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

  政府部門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已經連續18年成為發展中國家吸收國際資本的第一位,同時也是世界吸收國際資本的第二位。今年前十個月,中國累計吸收外資820.03億美元,連續15個月實現正增長。商務部預計今年中國吸引外資有望首度突破1千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