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老齡化帶來新商機 創新産品應對市場變化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2日 08: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我國養老保險深度和廣度還不夠,剩餘部分必須通過商業保險渠道來解決。老齡化對長期護理保險等産品的需求會增加,有利於保險市場規模的擴大。

  ◎工業化、現代化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導致各種新疾病的出現以及患病年齡的年輕化,為商業重疾險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外界環境的變化是促使保險業前進的動力,也是使保險業永葆活力的必要條件,保險業就是在不斷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發展的。

  ◎社保只能提供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保障,具有覆蓋面廣,保障低的特點。保而不包的社保遠不能解決現代人面臨的養老和醫療壓力,需要依靠機制更加靈活的商業保險來補充社保的不足。

  近日,中國保監會通過了國泰人壽、交銀康聯、金盛人壽等一些中小保險公司增加資本金的請示,其中國泰人壽註冊資本金從8億元人民幣變更為12億元人民幣。

  儘管 《中國銀監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合規銷售與風險管理的通知》(下稱 《通知》)出臺後,一些業內人士就驚呼,《通知》的出臺,將使部分中小保險公司邊緣化。但北京工商大學一位保險學教授卻表示,此舉有利於保險公司的專業化。

  針對中小保險公司在戰略轉型中的一些熱點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下簡稱NBD)專訪了國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惠斌。

  産品多樣化滿足多樣需求

  NBD:在中國,儘管蘊藏著巨大的保險需求,但將潛在的保險需求轉化為現實的保險需求,卻面臨著較大的困難。怎麼去解決中國保險業的發展和廣大民眾生活的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談談您的看法?

  吳惠斌: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均GDP遠遠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社會福利的深度和廣度還不能滿足國民的需求。而經濟發展和環境污染引發的患病年齡年輕化,醫療水平的進步帶來的人口年齡增長,以及近期各種意外導致的突發事件等一系列問題加大了對商業保險的潛在需求。

  將潛在的保險需求轉為現實的需求面臨很大困難。為解決矛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保險産品多樣化以滿足不同的需求。居民對資金的運用,已不單純局限于過去的儲蓄與消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生活中的各種風險,增加了對傳統保險的需求;同時金融危機使得人們在追求資金回報的同時,開始更多地關注資産安全。

  保險業要不斷創新,立足消費者需求,解民眾之所憂,排民眾之所難,這不僅是立業之本,也是保險業賴以生存的條件之一。

  進一步擴寬保險服務領域。目前我國保險業服務領域尚未發展到每個行業。隨著經濟的發展及人們保險意識的增強,我國保險業應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積極探索新服務領域,努力將保險滲透到社會每個角落。

  人口老齡化利好保險業

  NBD:當前,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對此,保險企業面臨著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吳惠斌:人口老齡化以及經濟發展、環境問題引發的新疾病風險,確實給中國保險業的發展同時帶來了機遇與挑戰。

  人口老齡化有利於保險業市場規模的擴大。加上中國特有的國情,保險深度和廣度遠達不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剩餘部分必須通過商業保險渠道來解決,因此包括養老保險在內的商業人身保險在這方面的任務十分艱巨。

  老齡化對長期護理保險的需求會增加。高齡化和中國家庭“4-2-1”的倒金字塔結構加大了對長期護理險的需求。但我國的長期護理險起步較晚,護理險領域的發展尚未成熟。而且長期護理險的保費並不便宜,很多居民的收入水平還負擔不起,這些又將成為長期護理保險發展的瓶頸。

  經濟發展、環境問題引發的新疾病使得重疾險大有可為。同時新疾病的出現對目前重疾産品也是一個挑戰,保險公司需重新審視現有産品,積極識別、評估新疾病帶來的風險,進而研究開發可行的險種。

  總之,外界環境的變化是保險業前進的動力,也是使保險業永葆活力的必要條件,保險業就是在不斷發現新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的。

  商業保險是社保的必要補充

  NBD:關於社保和商業保險的關係,有人認為“社會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居民對政府提供保障的預期,弱化了居民對保險的主體參與意識。你怎麼看待這個説法?

  吳惠斌: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以及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現代人面臨著兩大新壓力:養老和醫療。

  就養老來講,面臨人口出生率降低的問題。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底,全國人口出生率從1989年的22‰,持續下降到12‰;同時人口結構呈現“兩頭小,中間大”的形態。去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2.5%,是歷年來老年人口比重增幅最大的一年,未來還會持續增加。

  就醫療來講,出院病人人均醫療費用逐年提高,2000~2008年間甚至提高了77%,未來還將逐年上升。而社保僅是提供基本的醫療保障,還有許多制度上的制約,因此及早選購商業醫療險成為人生規劃中的重要部分。

  社保只能提供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保障,具有覆蓋面廣,保障低的特點。保而不包的社保遠不能解決現代人面臨的養老和醫療壓力,於是就需要依靠機制更加靈活的商業保險來補充社保的不足。因此商業保險是保衛幸福生活必不可少的“防盜門”。

  靈活配置資産提升收益

  NBD:保費收上來了,但在資本市場表現不好的情況下,如何滿足投保人分紅、收益的期望?

  吳惠斌:在2008、2010年,資本市場均不景氣,我們主要是通過完善資産配置策略,尋求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降低對單一投資渠道的依賴,在分散風險的同時還能提升收益。

  例如公司此前在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保險創新投資渠道等領域積極尋找投資機會,增強了收益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展望未來,我們已注意到,經濟回暖將帶來週期類公司的盈利提升,公司已積極佈局股票市場的相關板塊,獲得了較好收益,同時我們也關注到週期上行對通脹壓力的提升;債券市場上,在市場提前預期進入加息週期的情況下,部分品種已出現長期配置的投資機會,我們也會一併考慮佈局,儲備未來收益。

  關於選擇保險産品的建議

  NBD: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應該怎麼去配置一些適合自己的保險産品?

  吳惠斌:保險就好比我們每個人自家的門一樣,門是否堅固關係到整個家庭的安全。有些消費者諮詢了很多保險代理人,結果比來比去把自己都比暈了,也不知道該選哪種産品。在此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風險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通過購買一些意外險、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既能使家庭的其他成員獲得一定的財務幫助,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為其日後生活起到保障作用,尤其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更不可忽略這一點。

  其次,我們每個人還需為自己退休後的生活及養老需求做資金累積。這時可以購買一些養老、兩全保險等産品。

  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帶來了患病年齡年輕化趨勢,因此準備一筆資金以解燃眉之急顯得十分必要。消費者可以通過購買一些重疾類、醫療類産品來補充醫保的不足,以幫助化解這部分風險,從而獲得更好的醫療保障。

  對於資金比較充裕,想尋求一種長期穩定的投資環境,同時兼顧保障功能的人士來説,理財類的分紅險、萬能險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選擇。理財兼顧保障,一舉兩得。

  防範風險,緩解財務壓力是保險最大的特點。作為普通的消費者,可以在不同人生階段定期檢視自身的保險需求,並根據自身的經濟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額、交費方式和交費期間,要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前提下獲得相應的保險保障,讓保險真正為消費者幸福生活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