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十二五”之憂:徹底剷除GDP崇拜難度很大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2日 08: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專題:期待“十二五”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電 題:“十二五”之憂:難以剷除GDP崇拜?

 

  目前,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正在緊鑼密鼓制定“十二五”規劃。儘管為“規劃”定調的中共中央有關建議明顯淡化了GDP指標,但多個省市仍然拋出了雄心勃勃的GDP增長計劃。

  近日,重慶市確定未來五年GDP年均增長目標為12.5%,福建、黑龍江、廣西、貴州等省區提出GDP總量甚至人均GDP要實現翻一番,地處較為偏遠的西藏亦確定年均增長要達到12%以上。

  參照過去四年中國GDP年均實際增長11.4%這一數字,上述目標顯示出中國部分地區依然強勁的經濟增長欲求,也使得人們憂慮“十二五”規劃能否真正與唯GDP的慣性思維説“再見”。

  相比之下,經濟較為發達的廣東、上海則提出了GDP年均增長8%的目標,相比“十一五”期間增速明顯下調。上海官方並表示將淡化規模總量指標,強化結構調整、民生改善、綠色發展等導向指標。

  上述不同地區對經濟增速預期一高一低兩種現象引起廣泛關注。應當看到,一些地區提出較高的GDP增速目標有著現實背景。在試圖繼續推動經濟高速增長的省市中,大多屬於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當東部沿海高呼轉型之際,這些地區仍有著快速做大“蛋糕”的空間與合理性,因此提出兩位數增長的預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業界、學界和民眾擔心,雖然中南海將施政重心轉向經濟結構調整和民生改善,但在政府職能轉變、官員政績考核、地方稅收來源等機制、體制問題沒有根本解決以前,地方政府制定“十二五”規劃時,會否還是難以放棄舊的思維模式和舊的增長方式,以至於落入GDP至上的窠臼。

  過去數十年中,由於一度單純追求經濟的高速增長,GDP幾乎成為衡量經濟發展與官員政績的唯一指標,甚至形成了所謂的GDP崇拜。近年來,北京高層審時度勢,更加注重經濟結構調整而不再一味追求增長速度。今年10月,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更是罕見地淡化GDP這把標尺,被認為是中國加快發展轉型的重要信號。

  而隨著“十二五”規劃制定進入具體操作階段,GDP再次成為高頻詞彙,分析人士指出,這印證了大國發展轉向之難。

  難點之一就在於地方政府和利益既得者不願放棄粗放式增長帶來的“好處”,例如一些地區大肆上馬污染企業,商家賺得豐厚利潤,政府稅收財源滾滾,而發展轉型大多意味著“花錢”而非“賺錢”,無論是節能減排、科技創新,還是改善民生、增加居民收入,都需要大量的財政投入,對地方政府來説缺乏利益驅動。

  當然,糾正GDP崇拜並非意味著中國會完全放棄這一經濟指標,關鍵在於轉變觀念和發展方式。中國轉變發展方式不會以放棄經濟增長為代價,而是在繼續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調整並解決累積問題,確保經濟平穩快速地健康發展。但能否有效遏制GDP衝動,則關係到中國經濟和社會的未來。從目前來看,各種利益驅動還在,粗放式增長的慣性還在,“十二五”期間中國要想徹底剷除GDP崇拜難度很大,因此,需要決策者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進發展方式和發展觀念的轉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