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市場觀望氣氛濃重,政策明朗前仍將保持震蕩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1日 10: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上周市場先抑後揚,滬綜指向下破位60日均線後引發連續兩天反彈,但在收復年線關口後指數出現震蕩,多空再度陷入反復試探,相持不下的局面,最終滬市綜指未能守住年線,縮量收陰。

  本週一早盤受上週末外圍市場走弱影響低開,午後有色、房地産等板塊跌幅收窄帶動大盤回暖,加上消費板塊走勢強勁,人氣有所回穩,最終滬綜指收報于2866.36點,跌5.34點,跌幅0.19%,成交1356億元;深成指收報于12536.55點,跌2.46點,跌幅0.02%,成交額1267億元。

  縱觀近幾個交易日的市場表現,我們認為市場觀望氣氛日益濃重,未來一段時間仍有可能保持縮量震蕩的格局。

  首先,隨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發酵,美元指數近期一路走強,目前已突破了80大關。美元的反彈一方面壓制了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並進而影響到國內市場有色、煤炭等資源類品種的走勢,而這些板塊是10月行情以來的領軍板塊,他們的持續回調對市場人氣打擊頗大。

  其次,目前國內通脹壓力依然較大,據測算,由於食品價格漲勢明顯,11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CPI)漲幅可能超過上月的4.4%,達到年內峰值。雖然上周《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表示,中國政府抑制通脹不會以犧牲經濟增長和打壓股市為代價,抑制通脹對股市來説是長期利好,市場沒有必要對政府抑制通脹的舉措反應過度。但12月初將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而11月份的經濟數據也將在12月上旬陸續公佈,這就決定了現在到12月中旬這兩周時間裏,很有可能是宏觀調控政策和貨幣政策調整的窗口期,如此背景下,希望市場有大的作為,顯然勉為其難。

  當然,由於前期市場已有一定幅度的調整,某種程度上已經反映了上述負面預期,而整個市場目前的估值水平處於歷史合理區間內,加上民間資金和儲蓄資金有向股票市場流入的趨勢,金融類權重股的A股價格仍遠低於H股,全球流動性充裕的背景尚沒有根本逆轉,因此指數層面出現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

  綜上所述,在政策層面不確定因素難以消除的背景下,目前市場各方均採取了觀望策略,反映在盤面上,就是指數的震蕩和量能的逐步萎縮。當然,由於現在的市場規模已經很大,資金的構成又極其多樣,因此,在指數無為的同時,個股的表現還是非常活躍,比如上周初的物聯網板塊;週二的節能環保板塊;週三的工程機械板塊,直到下半周的消費、醫藥板塊均出現不錯的走勢。

  震蕩格局中,我們建議投資者戒除過分樂觀或過分悲觀的極端觀點,控制好倉位的前提下仍可針對市場熱點進行高拋低吸的滾動操作,在品種選擇上,仍建議關注大消費中的醫藥、食品飲料、商業,以及“十二五”規劃帶來的一系列主題投資機會,如節能減排、智慧電網、高端裝備製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