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頂風作案 8天13隻個股涉嫌“泄密”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1日 08: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2010年11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公安部、監察部、國資委、預防腐敗局《關於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的意見》,打擊內幕交易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如今,8個交易日過後,在政策的威懾下,資本市場上涉嫌內幕交易的情況有多少改觀呢?昨日(11月30日),《每日經濟新聞》對近8個交易日的漲停個股進行了一番梳理後發現,至少有13隻個股在公佈利好前出現漲停,涉嫌重大消息“泄密”以及“內幕交易”。到底是誰在“嚴打”期間頂風作案?

  A股驚現詭異“漲停風”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對近8個交易日(11月19日~11月30日)所有漲停股做了一個統計,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至少有13隻個股存在公佈利好消息之前,公司股價漲停的情況。

  11月23日,福晶科技(002222,SZ)發佈對外投資進展公告,公司參股的福建省萬邦光電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公司的成立日期 (完成工商登記)是11月19日,公司在23日才予以發佈公告,時間滯後了至少2個交易日,這無疑給了消息靈通人士“可乘之機”。數據顯示,11月19日、22日,福晶科技連續兩個漲停;

  11月23日,深圳惠程(002168,SZ)逆勢上漲4.25%,24日,深圳惠程股價漲停。而就在24日晚間,深圳惠程發佈公告,公司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訂“聚酰亞胺泡沫專有技術”的轉讓合同。很顯然,該消息對股價構成利好,但為何消息公佈前,股價就漲停了呢?

  昨日,復牌後的精功科技(002006,SZ)已經連續兩天漲停,可謂“牛氣沖天”。但其實,公司在利好公佈前就已經很“牛”了。11月18日,精功科技的股價上漲5.26%,11月19日股價漲停。隨後,公司才以 “正與客戶洽談重大合同事宜”而停牌。

  昨日,東方市場(000301,SZ)漲停。晚間,利好公告準確到來,公司發佈了授權經營層參與盛澤鎮城鄉一體化亭心安置小區一期工程投資項目投標的公告。

  《每日經濟新聞》發現,類似上述這種重大消息公佈前,股價漲停的個股不在少數。比如近期的強勢股江蘇吳中(600200,SH)、巨化股份(600160,SH)、三維通信(002115,SZ)、海欣股份(600851,SH)、紫鑫藥業(002118,SZ)、太化股份 (600281,SH)、天威視訊(002238,SZ)、中科英華(600110,SH)、浙江龍盛(600352,SH)等。若加上那些沒有觸及漲停,但股價大幅上揚的個股,其數量就難以統計了。

  本地資金和實力遊資嫌疑大

  到底是哪些資金膽敢在嚴打內幕交易的時期頂風作案呢?

  《每日經濟新聞》統計發現,上市公司所在地的資金以及分散于各地的遊資私募,內幕交易的嫌疑最大。

  東方市場昨日成交高達10162.82萬股,創出2007年9月3日股改復牌以來的天量。深交所公佈的席位顯示,江海證券上海瑞金南路營業部、華泰證券鹽城人民中路營業部、平安證券上海零陵路營業部、中山證券杭州楊公堤營業部、廣發證券武漢珞獅北路營業部上榜,是買入量最大的5家席位。

  據一位研究和熟悉席位的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5家席位平時都很少上榜,突然上榜,有可能是提前知道了內幕消息。其中,華泰證券鹽城人民中路營業部是江蘇當地營業部,這家席位最可能是獲取了內幕交易的席位。

  更有趣的是,這幾家席位均不是凈買入,如果按照董事會的公告,在24日8位董事會成員就提前獲知了參與表決一事,那麼,掌握“底牌”的內幕人士,也可能就是從24日開始介入的,然後再昨日漲停後,出掉了在低位買入的籌碼。

  “24日開始,走勢就明顯轉強,昨日放天量漲停,與重大公告配合得天衣無縫。”上訴業內人士如是説。

  當然,“先知先覺”的資金也並非都是那些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本地資金,隨著通訊的日趨發達,分散于各地的遊資私募,其“消息”也很靈通。

  26日,中科英華漲停,29日股價衝高近4%隨後回落。30日,公司發佈資産出售公告,公司將獲得約700萬元利潤,這對於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近1200余萬元的中科英華顯然構成利好。在24日漲停後的交易所公開信息中,首創證券上海水城路、財通證券紹興人民中路等著名遊資潛伏買入。30日,中科英華的股價再次上漲7.76%。交易所數據顯示,著名遊資席位海通證券上海乳山路賣出近1.6億元,安信證券上海世紀大道中建大廈營業部賣出1.4億元,西藏同信上海東方路賣出9176萬元。如此大手筆的賣出顯然説明了這類資金在前期潛伏之深。

  定性內幕交易需細化條款

  消息公佈前,股價大漲甚至漲停,這到底算不算“泄密”?又算不算“內幕交易”呢?對此,《每日經濟新聞》昨日也諮詢了交易所的相關人士。

  “並不是所有漲停我們都會去查的。”這位不願具名的交易所人士告訴記者,對於市場的傳聞以及消息提前洩露等問題,交易所雖也有一套班子對股價異動進行監管,但主要還是上市公司自己進行核查。該人士表示,對於是否涉嫌內幕交易,並不是簡單地看股價是否漲停,交易所有自己的一套標準進行衡量。這個“標準”是什麼,該人士表示不方便透露。

  《每日經濟新聞》發現,對於內幕交易的查處,市場具有明顯的滯後性,往往是在監管部門已經查實了某內幕交易後,才通過公司公告或交易所公告得知。

  一位不願具名的證券研究學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從現行的法律法規看,我國還沒有一套對“內幕交易”細緻化的定性標準。比如,哪些現象有可能涉及內幕交易,公佈利好前股價漲停,是正常的市場現象,還是涉嫌內幕交易,公司在哪些具體現象出現時,應該進行內部調查或澄清等。

  《每日經濟新聞》發現,在11月18日證監會公佈的 《綜合防治,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一文中,證監會表示將從五大方面落實國務院的通知精神,其中第一條便是“從完善制度入手,切實加強針對內幕交易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