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世紀》週刊總第427期封面
11月24日,天很藍,但山西省首府太原市的空氣中,仍然瀰漫著一種淡淡的煙塵味。這一天,《山西日報》上登出一則消息:山西省政府第72次常務會議決定,原則上同意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整合重組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團,陽泉煤業集團有限公司整合重組太原化學工業集團,山西能源交通投資公司整合重組山西地方鐵路公司、山西汽車運輸集團、山西能源産業集團、山西物資産業集團等總體方案。
有心人會注意到,獲得大規模資産注入的前兩家,正是2008年9月山西掀起的“煤改颶風”中,確定的七家省級整合主體企業中的兩家。而山西能源交通投資公司,則是山西運籌多年,負責運煤鐵路通道建設的山西方運作公司。
有此動議,是為充實這些省級國資平臺的資本,且後者的需求十分迫切。根據山西省的規劃,“十二五”期間山西省社會投資總規模將達到5萬億元左右,比“十一五”要翻一番。這意味著,山西的資本金缺口將超過3000億元,其中至少一半,將是山西煤炭業産業整合、發展的缺口。
山西的發展是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爭議不斷,煤炭業資産整合的大潮已經不會回頭。
10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經國務院同意的國家發改委《關於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併重組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推進煤礦企業通過兼併重組,提高煤炭産業集中度的具體目標。如將煤礦企業年均産能標準提高到80萬噸以上,並要求特大型煤礦企業集團煤炭産量佔全國總産量的比例達到50%以上等。這等於再度肯定了山西煤炭業整合的經驗,即堅決淘汰落後小煤礦,加快推進煤炭産業現代化的進程。
目前,山西煤炭資源整合的資金缺口高達上千億元,如果加上技術設備提升、新能源如煤層氣開發,資金缺口更大。
錢從何處來?
光靠山西國有企業的自身積累是遠遠不夠的。是自身資産騰挪,還是爭取金融資本股權投資,在煤炭資源資本化方面實現重要的一躍?山西正面臨著這樣的十字路口。
對於金融資本而言,山西煤炭呈現出來的更多的是機會,甚至是“歷史性機遇”。伴隨著煤礦價格的再次暴漲,一年前尚不清晰的山西煤炭版圖,時下已然成為股權投資基金逐鹿的最熱戰場。
11月11日,運籌一年多的濤石股權基金宣佈成立。首期規模200億元。中國平安作為濤石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東以及基金的出資人,將在第一期基金中投入100億元。未來五年,該基金的募集資金規模是1000億元。
“PE正式投資山西,這是第一家。”一位山西的高層人士表示,“山西不止需要一個濤石,而是起碼要八九個。”
今年夏季,中信信託已快速發行了兩隻信託計劃,向山西的兩家民營企業提供了40億元並購資金,以收購煤礦。
除了濤石基金,PE新貴融源資本也明確表示,有興趣投資山西的能源項目。今年9月,做汽車的奇瑞與聯想投資都宣佈要以鉅資投資煤礦和煤化工産業。11月16日,管理資金規模近百億元的中信産業基金總經理吳亦兵對本刊記者表示:“我們也在看能源投資的機會。”
一些本土的PE也試圖募集資金,投向山西。“聽説他們缺錢,要改制上市。”這樣的消息,開始在業內瀰漫。
“煤炭今年四季度以後可能供過於求。”一位業內人士如此提醒其中風險,不過,投資界人士對此不以為意:“週期性因素沒關係,煤價下跌更利於投資。”
(本文來源:《新世紀》-財新網 作者: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