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專訪廣東省副省長宋海:“金融高新區是金融強省策的試驗田”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6日 09: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廣東金融的涅槃之路,充滿了走出陰影后的期待,更充滿了已經擘畫未來的想象。

  以高達10萬億元,超過北京、上海的金融總資産作為新的基點,實現廣東金融從大到強的本身突破。以“來源於産業而又高於産業”的時代認知,實現廣東金融産業的發展模式再造。廣東的金融強省策,不僅是對自身歷史的二次涅 ,也是對廣東之於國家金融試驗的新貢獻。

  已經建設3年並初有成效的廣東金融高新區,無疑是廣東金融的一大創新樣本。這個被廣東省副省長宋海稱為“金融矽谷”的地方,如今已有36個重大項目進駐,總投資達120億元,且被寫入珠三角國家級規劃綱要。

  在宋海看來,以廣東金融高新區為試驗田,通過不斷創新,實現廣東金融與産業、科技的高度融合,為廣東金融探索出新的路徑,其個中價值不僅在於廣東,也在於全國。

  金融強省策

  記者:如今的廣東金融業早已走出當年亞洲金融危機的陰影,走向産業發展之路。為此,廣東十多年來做了哪些努力?是否獲得預期成效?

  宋海:當時,對中國幾大主要經濟區的金融業評價中,長三角是高投入、高産出、低風險;而廣東是高投入、高産出、高風險。記得朱 F基任總理時,全國500家城市信用社停業整頓,廣東省就佔了150家。為了處理金融風險,廣東省政府向中央銀行再貸款380億元,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向人行總行再貸款70億元,合共450億元,才解決了廣東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可以説,當時廣東是全國金融風險最集中地區。因此,上屆廣東省政府,在金融工作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處理風險和歷史遺留問題上。

  隨後的五年我們為解決金融歷史遺留問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最有代表性的是對廣發行重組,在這個過程中,用合適的代價成功處置了650億元不良資産,沒有對廣東經濟傷筋動骨,最後順利解決了廣發行的問題。現在廣發行已是一家國內比較好的中外合資股份制銀行,今年前10個月完成60億元的利潤,比去年翻了一番。

  在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方面,最近幾年我們先後把佛山、湛江、珠海、廣州城市商業銀行的改革重組問題解決了,他們目前發展良好。我們現在正在集中解決汕頭商行的歷史遺留問題。1998年停業整頓的150家城信社和信託公司也在前兩年全部進入了退出市場程序。

  此外,廣東農信社資産規模是全國最大的,農信社改革任務艱巨,經過努力,在去年5月我省完成了全部230億元央行專項票據的兌付工作,廣東農信社進入到深化改革的新階段,目前廣州、東莞、順德、揭陽等地農信聯社已經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加上之前關閉了廣東證券等等,這幾年廣東先後解決了1000億元的問題資産,基本解決了困擾廣東金融發展的歷史遺留問題。

  《21世紀》:在此背景下,廣東金融業早在數年前就提出要從金融大省向金融強省轉變,這個思考的出發點是什麼?

  宋海:從上屆政府後期開始,我們已經轉入科學發展階段。據統計,截至2010年9月,我省金融總資産10.8萬億元,超過了香港、北京和上海,是“十五”期末的2倍多。我們的銀行信貸市場、資本市場、保險市場的規模都居全國首位。

  雖然規模很龐大,但金融大省並不等於金融強省,金融強不強關鍵是要看金融産業的核心競爭力強不強,看金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強不強,而這兩點正是以前廣東金融發展所欠缺的。我們將其形容為“經濟金融兩張皮”,金融不僅自身産業地位低,而且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日益強烈的金融需求。2007年6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了大力發展金融産業、建設金融強省的戰略目標,實現了金融工作指導思想的“三大轉變”,把金融作為一種産業,並且是現代服務業的首要産業來激勵發展。

  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廣東建設金融強省成效顯著,除了之前提到的金融資産規模迅速增長外,産業地位也迅速提高,佔GDP的比例從3%左右提高到2009年末的5.78%;經營效益顯著提升,從處於全行業虧損狀態到每年實現稅後凈利潤1000多億元;對經濟發展支持作用顯著增強,在去年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通過各種金融手段為企業融資1.2萬億元。

  記者: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經濟工作部署,在“十二五”期間乃至更長時期,如何發揮金融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作用?

  宋海:《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二五”規劃的建議》提出,“十二五”時期,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我省的金融改革發展工作要緊緊圍繞這一部署開展,通過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破解科學發展難題,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在此過程中,實現金融産業自我增值、自我發展,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主要工作方向有:一是建設有利於資源優化配置的現代金融市場體系,創新投融資手段,集中金融資源支持戰略性新興産業、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的發展,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二是建設具有廣東特色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深入開展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像航運金融、文化産業金融、綠色金融等。三是完善創新創業投融資環境,開展科技金融創新,有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四是深化區域金融合作,擴大金融開放,支持服務我省企業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全球産業戰略分工。

  金融+産業+科技三融合

  記者:在金融和科技的結合上,金融對廣東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可以發揮哪些預期作用?

  宋海:一般而言,銀行注重大項目大企業,而中小企業貸款相對困難。很多中小企業缺乏不動産來提供貸款擔保,但他們有知識産權等無形資産,也有現金流,用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創業投資等方式就能解決他們發展的資金需求,從而有利於成長性好的中小科技型企業得到金融支持,脫穎而出。比如“佳都國際”,原來是中大幾個學生畢業後合夥創立的IT産品研發、生産和物流的公司,但學生沒有資金。此後,美國一家風險投資公司投入200萬美金,發展起來了,現在成為了海外上市公司,每年銷售收入數百億元。這啟示我們,沒有之前的200萬美元哪有後來的數百億元銷售量?這就是金融和科技的結合,經濟核心跟第一生産力的結合。目前,我省許多創業板上市的高新技術企業背後都有創投的支持,創業投資對實現我省創業板上市企業數量第一功不可沒。

  按照省政府批復的建設工作方案,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目前正在積極完善功能規劃,既要做金融後援服務産業的聚集區,又要做資本的聚集區,吸引創投機構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進駐。

  記者:廣東金融資産流動性現狀如何,怎樣引導金融資本支持産業優化升級?

  宋海:據統計,截至2010年9月,廣東銀行實際存款總量接近8萬億元,而貸款總額只有5萬多億元,由此産生2萬多億元存貸差,貸存比為63%。這意味著目前我省金融資源利用效率不高,還有較大的金融創新空間,還有較大的潛力可挖。

  為建設現代産業體系,加快産業轉型升級,省委、省政府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金融支持産業優化升級上,我們將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創新體制機制,利用財政手段、金融手段撬動更多的金融資源,例如建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貸款貼息和風險補償基金、完善政策性擔保體系等。

  記者:金融創新備受期待,但也蘊藏風險,金融監管如何找到穩定與創新的平衡點?

  宋海:有人説美國此次金融危機爆發主要是由於金融過度創新、監管過於薄弱造成的,中國金融業之所以安全,主要得益於金融缺少創新、監管十分嚴格。我覺得這種説法欠妥,那今後是不是為了避免金融危機,中國就不再搞金融創新?如果這樣的話就是因噎廢食,沒有真正吸取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事實上,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我們國家人民幣國際化的步子更快了,金融創新的步子也更快了。

  金融活動時刻與風險相隨。風險並不可怕,關鍵是通過制度來管理風險。我們要科學監管,在金融創新與防範風險兩者間尋找平衡。

  去年10月,我們和監管部門、銀行機構考察了美國金融業,近距離觀察美國金融危機處理過程。印象很深的是,當時期貨交易所風險最大,但最後沒出現問題,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交易是當場結算,所以管理科學就可以控制風險。考察之後,我覺得我們應該吸收別人好的東西,比如美國設立有存款保險公司,金融機構出了問題,由保險公司來做金融機構善後的事情,這是市場行為,我們要學習這個制度,考察回來我們寫了一份報告,內容之一就是建議中國應該成立存款保險公司,現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二五”規劃的建議》已經明確提出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解讀“金融矽谷”試驗田

  記者:在佛山創設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如同給當地空降了一個金融服務産業,當時是如何謀劃的?

  宋海:在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成立之前,匯豐、花旗在廣州就有後援服務中心,深圳也有其它金融機構的後援部門,但是比較分散,産業化程度不高,還不能稱其為後援服務基地。

  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不僅吸引了數據處理中心、呼叫中心、災備中心等後臺業務處理中心進駐,而且還引進了金融産品研發中心、清算結算中心、定損理賠中心、金融信息諮詢中心等智力密集型金融後臺機構,功能很豐富。2007年,省委、省政府在國內率先規劃建設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在全國是一個創新。

  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的建設,可以為所在地佛山及南海引進10萬人的高級金融白藍領,有效改善當地就業環境和消費氛圍,極大地優化佛山、南海的人口結構,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以産業高端化推動城市品牌提升,最終有機融入“廣佛同城化”的大經濟圈。

  現代服務業的龍頭是金融,金融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比製造業和其它産業都要強,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就是我省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示範區。

  記者:如何評價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3年來的發展?

  宋海:現在的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是全省唯一的省級金融後臺産業園區,是廣東建設金融強省重要基礎性平臺,是粵港澳金融合作的重要平臺,是建設輻射亞太的現代金融後援服務産業基地的雛形,它對推動廣東金融創新和金融強省建設具有很大的意義。同時,它在我們國家的金融後臺産業和服務外包産業發展中,佔有了非常重要地位,國內其它金融後臺服務園區還未能形成如此的産業規模和完善的發展思路。

  從2007年7月創立至今的3年多時間裏,已經有36個重大項目進駐,總投資達120億元,建築面積180萬平方米,已經成為華南地區最重要的金融創新平臺和金融資源聚集地之一,這證明了我們當初的發展設想是正確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把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總的來説,我對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3年來的發展比較滿意。

  記者:廣東未來會對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有哪些政策和業務上的支持?

  宋海:關於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的建設發展,我們之前已經寫入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於加快發展金融産業建設金融強省的若干意見》,也寫入了《廣東建設金融強省的“十一五”規劃》,後來國家又將它納入了《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把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建設成為輻射亞太地區的現代金融産業後援服務基地,使之成為能與愛爾蘭都柏林、美國新澤西相媲美的金融後援服務基地,這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就在兩個月前,省政府又批轉了加快建設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的工作方案,該方案重新擴大規劃了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發展藍圖,優化了該區的發展政策環境。據我了解,省政府對産業園區出臺工作方案,目前這是唯一的一個。

  記者:在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最終的發展目標上,廣東省是如何確定和運作呢?

  宋海:我們認為,將來這裡就是以金融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矽谷,其發展經驗和科技金融創新的經驗,對國家和世界都有意義。

  從這個角度來看,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的建設經驗不僅屬於佛山和廣東,還屬於全中國。廣東作為試驗田,最重大的貢獻不在GDP,而是給全國帶來先行先試的發展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