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內地基金公司海外設點 首盯私募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6日 09: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熱錢正涌入不設防的香港,內地基金公司也推進了佈局香港的速度。

  11月25日,海富通基金的全資子公司──海富通資産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開業,註冊資本為6000萬港元。海富通基金總裁田仁燦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在香港有3億美元的QFII額度,預料最快明年上半年推出一隻互惠基金。海富通資産管理(香港)公司總裁羅念慈也透露,明年內計劃推出人民幣債券基金。

  近年來中資金融機構紛紛落子香港,南方基金和易方達基金2008年在香港開設分支機構,大成國際、嘉實基金、華夏基金等也在2009年成立了香港分公司。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對本報記者表示,“內地基金在香港子公司的策略基本上是穩步推進,而不是快速拓展。內地基金公司在香港的分公司,到現在仍以做私募為主,公募做得不多,只有零星的ETF或者與內地市場相關的産品。”

  落子香港僅是起步

  海富通基金公司是法國巴黎投資(BNP)與海通證券的合資公司,10月27日獲得香港證監會正式批復,核準開展第四類(就證券提供意見)、第九類(提供資産管理)業務。

  田仁燦透露,香港子公司會先做私募,因為不需要審批,而公募則需要報備以及鋪設分銷渠道。他表示,計劃明年上半年推出一隻公募基金,可以通過盧森堡設立基金,並在歐洲或香港銷售。

  黃王慈明表示,內地基金在港子公司由於初到海外,不熟悉法規和市場情況,需要經過一個熱身階段。私募針對的客戶群較小,合規方面的要求也相對較小。如果要做公募,門檻相對較高,在管理、法規、品牌上的工作量都很大。

  “在香港,基金銷售渠道的競爭非常激烈,以銀行為主,即使是一些大型外資基金公司想利用香港的銀行銷售渠道,也不容易。”黃王慈明説。

  香港的基金業競爭激烈,除了有來自海外的各類型國際基金公司,內地主要基金公司近年也紛紛落子香港。根據香港證監會提供的數據,截至2009年底,香港基金管理業務合併資産按年大幅回升45.4%至8.5萬億港元,2009年,內地金融機構的資産管理及基金顧問業務總值達1547億港元,同比增長70.1%。

  熱錢刺激基金投資需求

  談及競爭對手,田仁燦表示,由於海富通是中外合資的基金公司,其股東BNP的國際背景以及對內地市場的熟知,比外資公司或其他內地基金公司要有優勢。海富通基金擁有的QFII額度超過200億元,QDII額度超過10億元。BNP的QFII額度的客戶,也會找海富通做諮詢。截至近年9月底,海富通基金的投資諮詢業務規模超過230億元。截至本年第三季末,海富通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産規模達420億元。

  田仁燦透露,“海富通的QFII海外客戶,包括主權基金、大型保險公司、家族資産等。在國內大家看好大的基金公司,越大越好。而在海外,投資者會看重公司特殊的長處。”

  根據香港證監會提供的數據,香港管理的內地資産總值比2008年時回升17.2%至750億港元,相當於截至2010年3月底向QFII批出的總投資額度的約15%。在這些內地資産中,超過50%投資于香港,約20%投資于亞太區,其餘投資于北美及歐洲市場。

  香港也是內地公司接觸全球金融市場作業方式的平臺,截至2010年3月底,約有43家內地企業在香港設立了合共127家持牌法團或註冊機構,其中:13家內地證券公司設立了44家持牌法團,6家內地期貨公司設立了6家持牌法團,6家內地基金管理公司設立了6家持牌法團,4家內地保險公司設立了5家持牌法團。

  羅念慈指出,在預期美元疲弱的背景下,由於港元與美元挂鉤的聯匯制度,從匯率産生的流動性溢出效應比內地更大,為香港的資産價格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力。

  一位香港基金業資深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的投資需求相當大,所以基金的發展空間大。不過在金融海嘯之後,香港證監會對於公募基金産品的態度一直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