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6日 08: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重慶晚報
白領準備逃離京滬穗
交通擁堵,房價高、生活成本提高、空氣污染、無處不在的噪音……特大型城市集中暴發的“城市病”,讓越來越多的人發覺,城市似乎並沒有那麼美好,甚至有八成白領準備開始逃離“北上廣”。而最近發生在上海膠州路的公寓大火,更使人們對城市生活的安全性感到擔憂。
特大城市註定難以“宜居”嗎?快速成長的城市將“煩惱”到何時?該如何治理已經出現的“城市病”?
首都變“首堵”
近兩個月,北京已有過兩次全城大堵車,其中一次不過是下點小雨,卻導致全市140多條主要線路擁堵達數小時,許多市民為此抱怨。
為了避開早高峰,家住北京市大興區的劉文波每天6點就要出門,趕往位於東三環的公司上班。“其實公司正常上班時間是9點,但如果7點開車出門,正好趕上早高峰,肯定會遲到。”劉文波告訴記者。除了要早出門外,為了避開晚高峰,劉文波幾乎每天都“主動”加班,20點才下班回家。“實在不想把時間都"堵"在路上。”他説。據了解,目前北京的交通擁堵時間已經從2008年的每天平均3.5小時增加到現在的5小時,汽車平均時速僅為15公里。
不想當房奴
在太陽能行業工作的小肖,已經在廣州打拼了5年多,好不容易躋身到白領一族。“在這座城市呆了這麼久,我仍然有想回老家三線城市的想法。”小肖説,現在壓力太大了,雖然每月的收入在這座城市中還行,但賺得多,支出也多,而且始終沒有歸屬感。
小肖把沒有歸屬感歸根于在這座城市裏沒有房子。“以前房價低的時候,沒存款;現在有點存款了,房價已經飆升。”超過萬元每平方米的房價是她所不能接受的,“我在這裡買房子的話,就要成為房奴。而且在這裡一個小戶型的價格,可以在老家買豪宅了。”小肖表示,如果老家有不錯的機會,她會立刻逃離。“在老家有一份2000元左右的工作就能過得非常不錯。”
生活成本高
在想逃離的白領中,他們都認為工作壓力太大,生活節奏過快,每個月看似收入不錯,但除開房租交通費伙食費以及人情費外,已經所剩無幾。
人口膨脹
在北京,“十一五”規劃確定2008年常住人口總量要控制在1625萬,但截至2009年底,實際常住人口總數就已達到1972萬。上海市2009年的常住人口達1921.32萬,廣州市常住人口也已經超過1400萬,估計用不了多久中國就會涌現數個2000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
環境惡化
環境污染也讓人頭疼。在深圳,多條河流已經被嚴重污染,即便地處珠江三角洲,該城市仍是我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城市之一,2009年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已經下降到20年前的1/18。城市生活垃圾以每年約10%的速度增長,但大多數垃圾只能簡易填埋,北京、廣州等地一度出現“垃圾圍城”現象。據人民日報
它山之石
紐約:城市化向城郊化過渡
面對城市快速擴張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紐約城市規劃部門不得不開始調整城市發展戰略。他們確定的城市規劃調整方向,就是使紐約逐漸從城市化向“城郊化”過渡。
紐約的“城郊化”發展大致可劃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城市居住功能郊區化,就是把居民住宅遷移到城市郊區。
第二階段是城市商業功能和産業功能郊區化,就是在紐約郊區城鎮建立大型購物中心等商業網點,並把工廠企業搬到郊區。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紐約市郊區城鎮建起了許多大型購物中心,人們不必再為購買生活用品而往返于市中心商業區。而城郊與市中心之間的土地差價也使許多企業紛紛向郊區城鎮遷移,大規模的工業園和商業服務網點落戶郊區,具有完善城市功能的中心區域在紐約郊區城鎮逐步形成。
第三階段是建立衛星城鎮。這些衛星城鎮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城市普遍存在的噪音、交通、住房、空氣污染等方面的問題,也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
城市幸福指數比較
廣州幸福指數在70分以上的為53.9%
北京幸福指數在70分以上的為43.8%
上海幸福指數在70分以上的為40.5%
其他城市幸福指數在70分以上的接近六成(58.2%)
大城市不好混 回到小城鎮吧
關於大城市高房價、交通擁堵的報道屢屢見諸媒體,許多人在埋怨“大城市病”日益嚴重的同時,開始思考是不是該“逃離”大城市。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小城鎮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後,終將成為未來我國“市民社會”的重要生長點。加快小城鎮建設,這是克服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後引發“城市病”的一個有效途徑。
有學者認為,白領回流二三線城市,是一種理性的回歸,是社會發展的趨勢。現在的二三線城市,在國際化、現代化、城市基礎配套建設方面已經與一線城市不分伯仲,但卻比一線城市更加渴求人才。社會學者認為,普通白領在大都市的月薪為五六千左右,但比起高成本的生活,基本上是“白領”。而現在二三線城市的收入也能上升到三四千,雖然少了一兩千,但是其生活質量卻遠遠好于在大都市。因此,與其在一線城市讓理想屈從於現實,不如到二三線城市放飛夢想。